图: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 大公报记者张帆摄
【大公报讯】记者张帆上海报道: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指导、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18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揭幕。
展览分为“中华文化与台胞家族”、“从移民到遗民”、“铁蹄下的家园”、“英雄四起挽沉沦”、“并肩抗日洪波曲”和“宝岛重光振家声”六部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集中反映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众多台胞家族走上抗日救亡道路的历史,揭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日本,自那时起就有一批台胞家族自发筹组义军抗击外侮,展现了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和家风文化。此后半世纪中,台湾雾峰林家、屏东萧家以及在两岸生根的丘逢甲丘家等,英勇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
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卢丽安说,当下,更需要唤醒两岸同胞更多的共同历史记忆,这对鼓舞广大台湾乡亲同胞汇入浩浩荡荡的历史大势、汇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尤为重要。
年逾八旬的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理事长邱淑女表示:“身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不断发掘两岸同胞浴血奋战、共同抗日的英勇事迹,在台湾推动恢复真实的历史记忆。”
台胞姚遥的奶奶黄莘12岁就告别故乡台湾,奔赴大陆,参加抗战。因此,姚遥参观展览时特别认真,仿佛是在追随奶奶的足迹。他说,“作为台胞新生代,要将祖辈的精神血脉传承下去,为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