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传统食品玩出新花样 台式糕点融合两岸味道

2024-12-23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湾青年郭永宗不断推出新糕点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走进台湾青年郭永宗位于漳州长泰的工厂,一股浓郁的糕点香气扑鼻而来。“我在大陆发展18年了,从一间门店变成25间直营店,工厂从一千平米变成一万平米,我也娶了大陆的妻子,成了4个孩子的父亲。”郭永宗掰开今年推出的冻顶乌龙茶流心酥,经800目磨粉研制的乌龙茶流心馅缓慢流淌下来,“我们去年在大陆的营业额达到1.2亿人民币,这在台湾是不可想像的。”除了坚守传统,郭永宗不断推出新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令台湾传统糕点在大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大公报记者 蒋煌基(文、图)

  郭永宗的生产中心在漳州的工厂,主要业务是台湾糕点制作与包装。在展示厅内,记者看到,原本普通的糕点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礼盒包装,龙舟型、蒸笼型、化妆箱型、汽车型等,各具特色,惹人喜爱。“我们结合端午、中秋、春节三大传统节庆,依托台湾丰富的文创研发经验,深耕礼饼伴手礼市场,并不断推陈出新。”郭永宗说,希望每一款糕点都承载着台湾的文化元素与故事,让大陆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台湾的风土人情。

  创业初期遇困境仍坚守

  太阳饼是台中传统糕点。郭永宗的爷爷郭公清出身糕饼世家,1947年在台湾开设饼铺。历经几十年传承,郭家在台中的饼铺依然稳健经营。2006年,郭永宗随父亲郭弄在厦门创立了“宝岛太阳堂”。两年后,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在大陆拓展太阳饼事业。

  谈及初到大陆的经历,郭永宗记忆犹新。“当时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有那么多好吃的糕点,有团队有师傅,用料实在,一定可以大卖。”然而,由于对大陆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市场价格体系缺乏深入了解,太阳堂在初期遭遇了巨大的困境,每月亏损高达20万人民币。

  2008年对郭永宗而言,既是危机,又是转机。原来4个合伙人,到那一年只剩他一人坚守。“面对困境,我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我四处奔波,寻找代工订单,最终凭借南普陀的素饼订单生存了下来。”郭永宗说,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大陆发展的信念。

  茶叶清香带来独特口感

  郭永宗说,“小小的一块饼,可以变化的花样很多。当客人觉得我的饼好吃时,我会特别有成就感。”郭永宗的招牌产品功夫太阳饼由72层表皮叠加,使得表皮层次分明,口感酥脆,饼内馅料流心拉丝;而阿里山Q饼则以其软糯的口感和独特的馅料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我们新近推出了冻顶乌龙茶流心酥等创新产品,将茶叶经过800目的磨粉技术磨成粉,再融入馅料中,既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又赋予了糕点独特的口感。”这相当于将茶叶磨成15微米的超细颗粒。

  近年来,郭永宗敏锐地察觉到了伴手礼市场的巨大潜力。他带领团队将太阳堂的产品定位在伴手礼赛道上,与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我们还与一些企业结为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定制专属礼品。”他说。

  在郭永宗看来,其企业发展离不开大陆优惠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的认可。“大陆市场广阔,大陆当地政府对台胞特别照顾和支持。”他笑着说,大陆对台政策仍在持续优化,不仅为台企台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大陆发展的信心。他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台湾朋友到大陆一起追梦、圆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