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倚美脱中”不可行 台各界吁当局调整路线

2025-05-02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强迫台湾半导体企业赴美投产、对台加征所谓“对等关税”……过去100天,伴随着上述事件不断发生,台湾内部的“疑美”情绪加速发酵,舆论对于台当局“倚美脱中”路线的不信任感持续放大。

  于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百日的时间节点,岛内媒体、智库先后在台北主办座谈活动。知名学者、产业界人士、前官员受邀发言,评估美国所谓新政对台及全球经济影响;呼吁当局悬崖勒马,及时调整对策。

  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海基会前董事长洪奇昌日前表示,台美产业链的长期合作让台湾成为供应体系的重要一环。如今,特朗普政府让台湾民众感受到不友善,社会舆论进而对美国产生异议。他认为,现阶段有必要让美方了解台湾社会的不满乃至“疑美”情绪。

  “‘疑美’不是近期才开始。只要涉及切身利益,民众就会有强烈声音。”台湾政治大学前副校长林碧炤说,在美国挑起的关税风暴冲击下,台美经贸关系势必发生巨大变化。

  台当局行政机构前负责人、台湾中正大学教授江宜桦说,民进党当局过度迎合美国及所谓“美国价值”,以美国利益为依归;如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台湾很可能被当作交易筹码。

  应重新重视大陆市场

  在政治学者、台陆委会前副主委黄介正看来,相较“亲美”和“疑美”,台当局眼下更需“知美”和“知陆”,否则,应对挑战就无从谈起。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秘书长尹启铭提醒,对美贸易一旦收缩,台湾更不能损失对大陆出口。

  “美国和大陆皆为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如今对美出口市场面临关税障碍,台商应持续推动两岸经贸交流,更加重视大陆市场。”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理事长林伯丰提到。

  谈及“大陆的底气”,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指出,从2018年至今,大陆准备了七年,应对变局时已具备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台湾蓝涛亚洲有限公司总裁黄齐元分析,面对国际经贸斗争,大陆工具箱里的筹码还有很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