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美严审27敏感行业海外投资 涉半导体国防须强制申报

2018-10-12 03:17: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3日签署国防授权法案/美联社

综合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报道:在中美贸易战阴霾下,美国财政部10日发布新规定,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外国投资美国关键技术的审查力度,只要外国人有份投资半导体、电讯和国防在内的27个敏感行业,都必须向美国政府申报进行安全审查,否则将面临罚款。相关规定将于11月10日中期选举后实施,分析指,美方此举是针对中国。

美国财政部10日公布针对外国投资的新试点项目计划。按照新规则,由财政部领导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范围扩大,只要外国投资涉及与27个敏感行业的设计、测试或开发,相关交易都必须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报告。

财政部新规定涉及的27个行业,涵盖了半导体、电信、飞机制造和国防等行业,皆被美国政府视为“敏感技术”行业,占美国全体工业的2.5%。根据新规,外资企业对美国这些产业投资时,如果有权接触非公开的技术信息,或是能参与公司决策性意见,例如成为董事会成员或参与关键技术相关业务重大决策,CFIUS就有权审查,甚至否决该笔投资或收购计划。

新制度还更改了以前企业自愿提交审查申请的条款,要求强制性申报。CFIUS将有30天的时间,同意交易或者进行全面审查。

新规自11月10日起实施,先试行至少一年,约在15个月后,即2020年2月前出台正式的永久性规定。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这些临时规定因应对美国关键技术造成的特定风险。”

下月起实施 不控股也查

上述针对外国投资新规定,是为了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于8月签署的新《国防授权法》。该法案里涵盖了《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FIRRMA),旨在扩大CFIUS的权力,收紧海外投资审查的法律的落实。

截至目前,只有收购或控制美国公司股份的项目,才会被CFIUS审查。美国财政部官员表示,新规则扩大了CFIUS对不以控股为目的的美国商业投资的权限,只要CFIUS认为公司的技术关乎国家安全,合资企业和外国人在美国企业的小额投资在内,都会被审查。

《华尔街日报》称,新规涉及的行业涵盖了提出的罚款力度也比一些人士之前所主张的更大,最高可能面临与拟定交易金额相同的罚金。未来落在CFIUS审查范围内的交易数量,可能达到空前水平。

AI及自动驾驶领域中招

尽管美国财政部强调,上述规定适用于全部国家,并未把中国和俄罗斯投资者列为优先审查对象,但《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在中美贸易战,还有白宫频频指控中国窃取美国商业机密的情况下,这明显主要是针对中国。

美国政府和国会议员们近期声称,许多涉及重要美国技术的交易避开了CFIUS的监督,造成了国家安全风险,他们尤其担心硅谷里的中资技术交易。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小组在去年2月份发表了一份报告,列出了中国投资者参与硅谷美国技术交易的各种方式,如通过中资风投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以及中资科技巨头进行投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对美投资金额显著减少,特朗普政府多次否决与中资有关的交易,包括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曾考虑对中资实施一系列全面投资限制,最终决定同意授予CFIUS更广泛的审查权,法案也获得国会里两党广泛支持。

根据新规定,对硅谷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早期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原先不需要申请CFIUS审查,但新规定意味着,他们未来进行此类交易时可能会被要求这么做。

美掀跨部门反华舆论战 中方促相向而行

综合Axios网站、路透社报道:美国政治网站Axios9月24日引述参与美国政府内部讨论的消息来源称,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中国开展大规模、跨部门的反华舆论战,参与的部门包括白宫(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为首)、财政部、商务部和国防部。

匿名白宫官员表示,“我们不打算只让俄罗斯当坏人,是俄罗斯和中国(一起)。”白宫计划公布中国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进行的“行动”,官员会公开中国对美国进行的“恶意行动”,包括黑客攻击、选举干扰和商业窃密行动。消息来源透露,相关行动主要由美国国家安全部门推动。

美国官员近期言行似乎作证了上述报道。美国安全部门官员10日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随着11月中期选举的临近,中国正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行动来影响美国民意,并对美国构成最大的长期反情报威胁。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尼尔森在听证会上表示,“中国绝对是在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或者说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努力来影响美国舆论。”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则在听证会上称,“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面临的最广泛、最复杂、最长期的反情报威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1日称,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利益已经高度融合。维持中美关系良好发展,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利。中方希望美方多从两国人民切身利益考虑,多做、多发表一些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发展、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福祉的言行,而不是相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