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综合《人民日报》、中新社报道:两会作为观察中国政府施政方略的中国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每年都会吸引海内外大量媒体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今年报名採访全国两会的中外记者有3000多名,其中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1000多人,这体现“中国两会对各路媒体开放”。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4日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4名外国记者获得了提问集会,几乎佔到了提问总数的一半。这些外媒抛出了一个个刁钻问题,发言人张业遂并不避讳中美经贸摩擦等敏感问题,给出了详细清晰的回答,这也反应出中方更开放透明。
其中,美国彭博社问及中国军费及透明度问题,张业遂表示保持国防费合理适度增长,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且“有限的”军费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美国CNN则问及中国如何看待美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上对华日益强硬,曾经担任中国驻美大使的张业遂指出,中美团队的贸易谈判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同时衝突对抗的中美关係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韩国广播电视台(KBS)关注第二次美朝峰会未达成任何协议,张业遂称峰会具建设性,未来关键是要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途径”,而中方会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做出积极努力。新加坡《联合早报》提问,如何看待“一带一路”让一些国家陷入了债务陷阱的言论,张业遂回应道,不论是项目选择,还是投融资合作,都是参与方共同作出的决策,中方高度重视债务的可持续问题,在项目合作上不会强加於人,更不会製造什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