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综合法新社、中通社报道:今次火灾让人痛惜近千年文物被损的同时,也暴露出法国在保护历史建筑物上的弱点。曾出版圣母院相关著作的法国中世纪历史专家戈瓦尔就指出,比起圣母院响噹噹的名头,法国当局却并未花心力维护建筑。也有专家指出,当局未準备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
事实上,近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被相关部门评估为“状况堪忧”,上一次大规模维修还是在1990年代。这栋古建筑虽然所有权在政府,但是免费租给教会,因此双方因为维修费究竟各出多少扯皮已久,直到从2018年4月才开始新一轮的维修。戈瓦尔不满地表示,他曾在维修工作前登上尖塔顶部,“那裏有些砌砖剥落,却只用栅栏防止掉落。”
另外,虽然消防官员英勇表现得到了称讚,但有民众质疑道,他们在火灾过后足足50分鐘才赶到现场。有分析人士指,事发时间正处下班高峰期,圣母院所在的西提岛因“绿色出行”限流,导致消防车移动不够迅速。另外,现场最高的消防车云梯仅有30米高,远远低於着火尖塔所在的130米,灭火水枪也不够给力,只能在建筑外围,把水雾以抛物线方式打入火场,这显示出巴黎消防局灭火装备不够先进,对圣母院的火灾应急预案方面也準备不足。
还有,在火灾发生当晚的20时,马克龙原定发表重要的全国电视讲话,宣布一系列施政举措,回应民众在全国大辩论中的诉求,并企图平息从去年11月延烧至今的“黄背心”抗议。这场意外大火使马克龙取消了原定的安排,也使集中於国内税收问题的民众转移了视线,然而相关问题迟早会捲土重来。马克龙是否能借助这场悲剧凝聚民心,还是这场大火会成为他政治生涯的尾声?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