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中银大厦如竹“节节高升” 匠心为香港树地标

2019-05-18 03:18: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贝聿铭在华人地区另一件著名作品,是他设计的香港地标中银大厦。1982年,中国银行在香港筹建总部大厦,由於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便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中银大厦的建设对於贝聿铭来说意义非凡。

  高367.4米、72楼层的中银大厦,外形融合了竹的元素,寓意“节节高升”,由四组包覆在玻璃与铝的三棱柱体,表面可映出太阳与天空。地面园林採用了现代的手法表现苏州园林,富有东方韵味。中银大厦过去也曾引起争议,贝聿铭曾回忆,由於香港人信风水,有人说大楼的尖锐三刀刃外形设计,破坏周遭建筑物风水。八年后,中银大厦落成,成为香港当时的第一高楼。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贝聿铭辞世深表哀悼,讚扬他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多年来获奖无数,成就备受肯定,又指贝聿铭年少时曾在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其作品广为港人熟悉,中银大厦是香港地标,令香港人引以为傲,她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本身是建筑师的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在专页发文,讚许贝聿铭在港所设计的铜锣湾新宁大厦、中环中银大厦,造就了城中绿洲,其中已拆卸新宁大厦的公共空间,更是经典电影《英雄本色》的拍摄场地之一。

  香港建筑界讚扬贝聿铭的作品开创先河,影响深远。香港建筑师学会前会长陈沐文表示,贝聿铭早年曾为发展商工作,但能做到不单考虑商业角度,而是同时兼顾美术元素,形容他的作品有个人独特风格及强的艺术欣赏价值。中国银行也发表声明,深切悼念贝聿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