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减废回收 中国成“他山之石”

2019-07-18 03:24: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综合彭博社、《华尔街日报》及《纽约时报》报道:近日,上海“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措施,成为大热门话题。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全球垃圾增量将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是继去年对“洋垃圾”说不之后,中国在垃圾回收转型迈出了新的一步,所积累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全球每天约制造350万吨垃圾,若以这种速度继续前进,2100年全球每天将会新增1100万吨垃圾。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垃圾何其多2.0》显示,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16%,却造成了全球34%的垃圾,相比之下,佔全球人口9%的低收入国家,所产垃圾只佔全球的5%。

发展中国家亦“垃圾围城”

然而,随着低收入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增量将变得显着,未来也会成为垃圾产生大国。报告指出,从2018年开始,人类製造垃圾的速度,将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多,直到2050年,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

最新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90%的低收入国家对固体垃圾管理不当,据保守估计至少有1/3的固体垃圾被送往堆填区倾倒或焚烧。同时,在垃圾回收再利用方面,大部分低收入国家相形见绌。与发达国家1/3的再利用率相比,低收入国家垃圾回收利用率仅有4%。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面临成为发达国家“垃圾殖民地”的困境。根据世银报告,富裕国家向低收入国家所出口的垃圾中,只有10%真正被回收加工。90%的垃圾被烧毁或抛弃在非法垃圾掩埋场,造成环境污染。当地回收业者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也製造了传染病病源、引发当地居民肺部疾病或动植物死亡。

因此,这些国家能否建立正式的垃圾回收体系,对于管理全球的垃圾,并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至关重要。

“互联网+” 垃圾分类新时尚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产生2.2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上海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当时他站立的一间办公室内摆着四个垃圾箱模型,他说:“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中国首项实现管理区域及对象全覆盖的垃圾分类法规,任务相当艰巨,因为上海每年产生的垃圾超过900万吨。明年,中国準备在北京、广州等46个大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制度,2025年在全国城镇铺开。

值得指出的是,高科技在这次垃圾回收转型中功不可没,“互联网+智能分类”成为中国的新尝试,也让不少人看到商机。在上海,“互联网+垃圾回收”已成为创新标杆项目,几乎一夜之间,就冒出了近20家垃圾代扔服务公司,民众可以网上预约相关服务。《环境大作战》等垃圾分类主题的手机游戏下载量增加,这些游戏採用卡通界面设计,引导玩家把各种垃圾扔到正确桶内。

北京则尝试在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上实现两网融合,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协助垃圾智能分类。在北京西城区新风街一号院,民众需要“刷脸”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还能获得积分兑换日常用品。

培养公众意识是第一步

《华尔街日报》指出,上海对垃圾桶採取行动,正值中国努力摆脱空气、水和土壤被有毒物质污染的形象。彭博社评论认为,上海让民众在社交媒体、小区和家里考虑和谈论垃圾问题,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上海市政府表示,全市共举办垃圾分类培训1.3万余场,完成入户宣传680余万户。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也是一个经验,即创建现代垃圾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教育公众,培养一种意识,垃圾的回收利用是公民的集体责任。

另外,中国从去年开始实施洋垃圾禁令之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纷纷跟随,迫使发达国家重新考虑垃圾处理的战略。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新计划,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範例,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示範作用,也将惠及全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