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卡扎菲投诚 西方仍赶尽杀绝

2019-09-10 04:24: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969年卡扎菲当权后,内政谋求独立自主,保护民族利益,他收回美英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废除同西方公司的不平等协定、将石油资源收归国有。外交上,卡扎菲倡导阿拉伯世界联合自强(后来转向强调非洲国家联合),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西方大国因此视卡扎菲为异类,想方设法进行外交孤立、经济制裁乃至军事打击。

  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先是给利比亚扣上“流氓国家”、“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等诸多恶名,并将卡扎菲描绘成小丑,极尽奚落之能事。同时,美国还对利比亚进行经济制裁,以及“外科手术式”军事打击,试图对卡扎菲实行“斩首”。1986年,美国时任总统里根下令空袭卡扎菲住址,导致包括卡扎菲养女在内的15人死亡,而他本人则因正好身处地堡而躲过一劫。

  利比亚国小力薄,西方长期孤立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1991年苏联解体,又令原本亲社会主义阵营的利比亚失去“靠山”。“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名,武力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及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这令长期与美国作对的卡扎菲政权深感震惊。

  在此背景下,利比亚大幅调整外交政策,日趋转向亲西方。一是主动与美国加强反恐合作。“9.11事件”发生不久,卡扎菲就明确表态,称美国有权报复“9.11事件”的始作俑者,还主动提供数百名“基地”组织成员资料。二是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3年12月19日,即萨达姆被捕一周时,利比亚全盘交出正在研发的核设施,并接受国际社会的核查。三是赔偿1988年洛克比空难受害者,利比亚2003年同意向所有遇难乘客(270人)及家属支付27亿美元巨额赔偿。四是向西方石油公司输送利益,利比亚2005年后同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15个合同,其中11个是同美国公司签订的。利比亚与西方关係由此迎来“蜜月期”,美欧政要纷至沓来,英国首相贝理雅、法国总统萨尔科齐、美国国务卿赖斯先后访问利比亚。

  但这段“蜜月期”并不长久,利比亚2011年初国内局势不稳时,美欧非但没有出手相助,反而鼓动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北约随后打着“维护联合国决议”的幌子,发动代号“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最终在当年10月20日将卡扎菲抓获并虐杀。

  卡扎菲早期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得罪了西方国家和部分阿拉伯国家,晚年又转向右倾投降主义,大张旗鼓地“归顺”西方,并交纳了若干“投名状”。但西方骨子裏并不接受卡扎菲。卡扎菲就像《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明明已经背叛昔日阵营,树立起“忠义”和“招安”大旗,但西方国家对其始终心怀戒备,一旦价值榨乾,便一脚踢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