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遏制科企非易事 欧洲重罚美靠强拆

2020-12-24 04:24: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11年“佔领华尔街”示威者高举反垄断标语\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综合路透社、彭博社报道:欧美近期对谷歌、Facebook等科企巨头提起一系列反垄断诉讼,吸引各界关注。但专家警告称,指望科技行业格局就此发生重大改变,可能性并不大。

  全球对科技巨擘监管审查日益严格,欧盟拟推出新规要求科企改变商业行为,否则不仅将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被逐出欧盟市场。政府想要遏制大型科企并非易事,欧盟以往多採用“一罚了事”的做法,例如过去10年间曾向谷歌开出三张罚单,总金额超过80亿欧元(约741亿港元),但收效甚微。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在美国,安卓系统也仍然佔据主导地位。

  与欧洲开天价罚单反垄断不同,美国反垄断多数以分拆巨企作为手段。美国历史上曾多次勒令巨企“拆骨”,佔据95%市场份额的美国烟草公司也照拆不误,证明其实并没有所谓“大到不能倒”的公司。美国司法部和各州10月以来对谷歌提起多宗反垄断诉讼,寻求分拆业务。这是自1998年微软公司差点被强制拆分后,司法部时隔22年再度对科企出手。美国候任总统拜登过渡团队中负责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贝尔11月曾表示,华府应该增强反垄断执法工作,相信下一任政府将继续推动对谷歌和Fb的诉讼和调查。

  但反垄断专家认为,科企巨头都拥有强大律师团队,打官司可能耗费数年,且政府不一定胜诉。就算司法部能打赢官司,实际改变的过程也可能非常缓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