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生生不息

2021-10-15 04:27: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10月11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开幕。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脚步从未停歇,大熊猫、藏羚羊等一批珍稀物种,正逐渐摆脱灭绝风险。面对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全球性挑战,各国必须携手应对,才能让这颗蔚蓝的星球生生不息。

  北白颊长臂猿(极危)

  •四肢比较修长,牙齿尖利,为中国、老挝、越南三国交界地区的特有种,在中国仅见于云南,在大多数的分布区都已灭绝。

  白头叶猴(极危)

  •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仅分布于广西崇左明江和左江相夹的三角地带,由300余隻升至1300多只。

  朱䴉(濒危)

  •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在陕西省发现了仅存的7只。

  •经过40年培育,朱䴉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升至5000只。

  海南长臂猿(极危)

  •全球最珍稀的灵长类动物,海南岛特有种。

  •70年代只余下少于10只,目前种群数量今年已增至5群35只。

  金丝猴(濒危)

  •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灵长类动物。

  •滇金丝猴是中国独有一级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升至约3000只。

  亚洲象(濒危)

  •亚洲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边境地区。

  •中国亚洲象野生种群数量从180头增加到近300头。

大熊猫

(易危)

•中国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野生种群数量从80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

•由于保育成果好,大熊猫在2016年由“濒危”降为“易危”

藏羚羊

(近危)

•上世纪80年代,因不法分子猎杀,藏羚羊数量锐减。目前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

•2016年从“濒危”降为“近危”。

扬子鳄

(濒危)

•长江“活化石”,是世界上23种鳄类里中国独有的物种。

•野生种群数量已从最低120条上升到约200条。

长江江豚

(极危)

•长江里面唯一哺乳动物,号称“微笑天使”。

•今年升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仅约1000余头,中国保护区内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中华白海豚

(易危)

•随年龄增长渐变成粉红色,也称为“粉色海豚”。

•在中国水域约为4000头至6000头。多集中在珠江口,有固定种群在香港水域出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