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俄乌冲突警示录①/俄乌冲突 揭西方谎言帝国真相

2022-04-04 04:24: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记者3日在乌克兰敖德萨拍摄空袭造成的黑烟。\法新社

  编者按

  自俄乌冲突于2月24日爆发至今,战场内外发生诸多颠覆公众认知的事件。俄军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承诺向乌方提供新型无人机,这些新武器会如何改变战局引起各方关注;而在传统战场之外,美欧对俄罗斯发动的信息战和经济战将“言论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西方价值观打得粉碎,令各国民众目瞪口呆。“俄乌冲突警示录”系列专题将深入探讨今次冲突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原形毕露/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前指出:“美国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意愿建立的所谓西方集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谎言帝国’。”俄乌冲突爆发一个多月以来,西方政府和媒体公然违背其一贯追捧的价值观,联手切断俄方发声渠道,践踏言论自由;随意冻结俄央行及个人资产,令“私产神圣”光环破灭;拒不承认北约东扩属于违约,毫无契约精神。西方种种行径,为普京这句话作了注释。\大公报记者 王可嘉

  封禁俄方声音 言论自由成笑柄

  西方国家向来标榜“言论自由”,“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流传甚广。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欧却说一套做一套,一边利用自家媒体进行反俄宣传,一边对俄罗斯媒体、支持俄方的网友和揭露乌军暴行的记者“赶尽杀绝”。

  西方媒体前期大肆炒作“俄军空袭马里乌波尔妇女儿童医院”,完全无视俄方反驳,并将网红孕妇波德古尔斯卡娅从医院逃出的照片当做宣传工具。波德古尔斯卡娅4月2日接受俄媒采访时指出,医院的确发生了爆炸,但并没有遭到空袭。她表示,爆炸刚发生,美联社等西方媒体的记者就立即出现,并且在她拒绝后仍进行拍摄。她明确告诉美媒没有听到空袭的声音,但新闻稿却删去了这一点。

  俄乌冲突爆发不久,谷歌、推特、Facebook等纷纷禁止或限制俄罗斯主流媒体使用其平台,欧盟和英国政府亦封杀俄媒。推特3月宣布冻结100多个“支持普京”的账号,同一时间却对东欧用户放宽仇恨言论政策,允许他们发布针对俄领导人和俄军的暴力言论。

  3月5日,法国女记者安妮─洛尔.博内尔痛批西方媒体阻挠其2015年拍摄的纪录片《顿巴斯》上映。

  这部纪录片揭露了2014年乌东危机后,乌政府军和民族主义武装分子轰炸平民的罪行。由于不符合西方的反俄立场,法国电视台、德法电视台、人权组织“国际特赦”等均拒绝传播该片,博内尔和各国网友上传到互联网的影片也不断被删除。

  3月1日,博内尔在法媒的节目上指出乌政府轰炸平民,却被贴上“亲俄”标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