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SpaceX载人“龙飞船”。\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综合BBC、《华尔街日报》、《卫报》报道:澳洲新南威尔士州一名农夫近日在自家农场附近发现多块太空垃圾。航天专家分析认为,它们很可能是美国SpaceX飞船太空舱的一部分。根据欧洲太空总署(ESA)的最新数据,如今成功被空间碎片监测网络跟踪到的太空碎片已超过3.1万块。而美国则是太空污染最大的主要来源。
7月25日,新南威尔士州的农夫迈纳斯偶然在农场发现一块高达3米的黑色物体。迈纳斯表示,女儿在7月早些时候“曾听到巨响”,随后他也在农场找到一些碎片。澳洲国立大学太空专家塔克调查后称,其中一块碎片上可以看到零件编号,很可能是SpaceX“龙飞船”非加压货舱的一部分。塔克表示,新南威尔士州的居民7月9日早上听到了巨响,这符合SpaceX飞船的非加压货舱重新进入大气层的轨迹。
拟射逾3万星链卫星
2020年11月,SpaceX发射的载人“龙飞船”将4名太空人送入国际空间站后,便一直在太空中,并逐渐开始脱离轨道。塔克称,飞船的底部按计划在返回地球时,应解体并坠入大海,但这块高达3米的碎片从太空直接跌落地面。SpaceX公司目前暂未做出回应。
这已经不是SpaceX的太空碎片首次坠入居民区。2021年4月,SpaceX的发射碎片坠落在华盛顿州中部一个农场。近年来,计划在太空和地球之间搭建用于全球互联网服务的SpaceX星链卫星(Starlink)也对卫星、火箭、空间站构成极大威胁。
目前,星链计划已发射了数千颗低轨卫星。据美国太空总署(NASA)统计,第二代星链计划将发射3万颗卫星,将令全球卫星数量增加超过一倍,600千米以下的低轨卫星数量增加5倍。SpaceX第一代卫星高达3%的故障率,更令天文学家担忧。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专家麦克道尔表示,在失效的卫星未召回的情况下,扩大发射将进一步增加太空垃圾数量。
去年两次险撞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去年因为避免与两颗靠得相当近的SpaceX星链卫星相撞,被迫两次实施“紧急避碰”。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两颗星链卫星分别在2021年7月和10月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根据1967年的《太空条约》,该条约规定各国应尊重保护宇航员安全,中国政府随后向联合国秘书长通报了此次危险情况。
NASA指,太空碎片指的是那些“不再提供有效服务,且绕地球运行的人造物”,如废弃卫星、留在轨道上的火箭与零件、大碎片相互碰撞后产生的小碎片。据ESA数据,如今成功被空间碎片监测网络跟踪到的太空碎片已超过3.1万块,而统计模型估算,在1毫米至1厘米大小的碎片数量更高达1.3亿块。而据NASA此前数据,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太空垃圾来源国。
NASA科学家在1978年提出了“凯斯勒效应理论”,称“当太空碎片达到或超过容量限制时,被太空垃圾击毁的宇宙飞船数量将显著增加”。前NASA高级科学家凯斯勒表示:“太空垃圾将会以指数级上升,直到所有碎片撞击成一团包围着地球的碎片云,而任何试图发射到云团范围的飞船都会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