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大势所趋/印度去殖民化 首都“国王大道”改名

2022-09-23 04:24: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重要领导人内塔吉的雕像8日矗立在印度门前。\美联社

  【大公报讯】综合美联社、《印度斯坦时报》、《金融时报》报道: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一直致力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留下的阴影。印度总理莫迪日前宣布将通往新德里地标建筑印度门的“国王大道”更名为“责任大道”,以消除殖民主义遗毒。印度还在“责任大道”上立起民族独立运动重要领导人内塔吉.苏巴斯.钱德拉.鲍斯的雕像,取代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雕像。

  印度门建于1921年,最初称为全印战争纪念碑,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英国─阿富汗战争中,为大英帝国战死的9万名印度士兵。通往印度门的道路被命名为“国王大道”(Rajpath),向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致敬。本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的消息公布前几个小时,莫迪宣布将这条路更名为“责任大道”(Kartavya)。他表示,“国王大道”是英国通过殖民政府奴役印度人的标志;通过修改这个屈辱的名字,印度开创了崭新的历史。

  印度民众冷对女王逝世

  莫迪8日亦为印度门对面的内塔吉雕像揭幕。这里原本摆放着乔治五世的雕像,但印度独立之后,要求移除这尊雕像的呼声不断高涨。1968年,愤怒的民众向雕像投掷石块,砸坏了它的鼻子和耳朵。当时执政的国民大会党将其拆除,移至德里的加冕公园。

  在英女王去世消息公布后,莫迪8日表示哀悼,但并未到伦敦出席于19日举行的国葬。英美多家媒体指出,印度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女王逝世并没有太多感触。20岁的苏那温说:“我们和女王没有情感联系。她是一位君主,但我不认同君主制。”另一些印度人要求英国就殖民罪行向印度道歉,并归还殖民时期劫走的“光之山”钻石等珍宝。

  印度近期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两国正在进行贸易谈判,而脱离欧盟的英国比印度更渴望达成协议。英媒承认,英国对印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已经降低。

  海军抛弃英式十字军旗

  《金融时报》指出,过去几十年无论是国大党还是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均努力推动去殖民化进程。2014年以来,莫迪提出一套以印度教为文化核心的新印度叙事,希望消除英国殖民者的影响。

  本月2日,莫迪在印度首艘本土建造航母“维克兰特”号入列仪式上揭晓印度海军的新军旗。新款军旗彻底抛弃了来自英国的圣乔治十字符号,加入源于印度古代马拉塔帝国的八边形徽标。莫迪称,马拉塔帝国曾建成让英国人畏惧的强大海军,所以英国殖民者想方设法破坏印度海军实力,“此前被奴役的印记一直保留在海军军旗上,但新军旗将从今天飘扬”。

  英军残杀平民引众怒

  印度著名经济学家帕特奈克检视英国自1765年殖民印度开始近200年间的税收和贸易数据,匡算出英国至少从印度掠走45万亿美元(约351万亿港元)。经济人类学家希克尔指出,英国通过对印度横征暴敛,获得支撑工业革命的资源和经费,但被掏空家底的印度却陷入贫困。

  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还夺走无数人命。1919年,英军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的札连瓦拉园用机枪扫射平民,导致数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很多人为躲避子弹跳入水井,结果活活溺死。1943年,英属印度的孟加拉地区发生大饑荒,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据报道,英国当时将孟加拉地区生产的粮食大量运往中东等地,供给驻扎在那里的英军。时任英国首相邱吉尔非但不反思英国的政策,反而责怪印度人“像兔子一样生太多小孩”,导致粮食不够吃。阿姆利则惨案和大饑荒导致很多印度人彻底转变对英国的态度,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