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公评世界/新议长是“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再现吗\周德武

2023-01-08 04:24: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经过四天、共15轮的投票,美国第118届国会众议院议长终于产生,凯文.麦卡锡如愿以偿地坐上了梦寐以求的议长位置。

  在前12轮投票过程中,全体议员的投票相当平静,共和党反麦卡锡的“自由党团”相对团结,麦卡锡只能赢得200余张的支持票,其余20张选票始终落不到麦卡锡的口袋里,让其心急如焚。第13轮投票开始,自由党团成员内部出现松动,其中15人转投麦卡锡,使其获得了214张选票,离218票的目标只差四张,再次燃起了闯关成功的希望。在休会数小时之后进行第14轮投票,麦卡锡获得了216张支持票、4张反对票、2张出席票(相当于弃权票),离218张只差“两步之遥”。在最后一刻,麦卡锡亲自走到“自由党团”领军人物盖茨的座位旁,希望他把“出席票”改为赞成票,两人进行了简短交谈,但话不投机三句多,就在接近互相指骂之时,被工作人员迅速拉开。过了一会儿,众议员迈克尔.罗杰斯向盖茨扑了过去,被身旁的哈德逊议员挡住并将他的嘴摀住,生怕罗杰斯说出更出格的话,从而上演了第14轮投票过程中极具戏剧性的一幕。

  主持人宣布休会至下周一。就在大家准备起身回家的时候,更加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有人告诉麦卡锡,“自由党团”的成员可能改变投票立场,于是共和党大佬们临时动议再投一次。据CNN报道称,特朗普给比格斯和盖茨分别打了电话,劝其改变立场。于是第15轮投票终于峰回路转,麦卡锡最终艰难拿到了过半数票,为这场议长选举画上了句号。

  此次议长选举经过15轮投票才选出,打破了1923年的9轮纪录,充分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机能性障碍。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的火药味不能不让人们对美国未来是否走向内战充满了想像。

  此麦卡锡非彼麦卡锡,但凯文.麦卡锡与上个世纪50年代的雷蒙德.麦卡锡在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一个是冷战的旗手,另一位是“新冷战”的急先锋。雷蒙德.麦卡锡通过各种手段,将美国共产主义同情者贴上标签,在美国政府内部、教育界、影视界、工会组织内列出一批黑名单,并以各种罪名加以迫害,许多人因此失去工作,甚至被监禁,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白色恐怖。后来绝大部分被定罪者得到了平反,“麦卡锡主义”因此而臭名昭著,雷蒙德.麦卡锡本人后来在郁郁寡欢中终其一生。

  现年57岁的凯文.麦卡锡自2007年成为国会议员以来,不断在党内建立人脉,影响力不断上升,成为共和党筹款高手。不过,他的机会主义立场在党内两头不讨好。为了平息自由党团的不满,麦卡锡对他们开列的条件照单全收,再次暴露其缺乏原则的特点。表面上看,麦卡锡赢得了这场选举,但是他输掉了尊严,丧失了议长应有的权力,让这场选举变成了美国史上最丑陋的一次议长选举。今后自由党团成员的要求一旦无法满足,他们还会如法炮制,大闹特闹,极端势力在国会“尾大不掉”的问题更加突出。

  《华盛顿邮报》的评论认为,麦卡锡与“自由党团”成员进行的讨价还价是“魔鬼交易”,他们变成了一支“自杀式的小分队”。正像盖茨所言,“要么麦卡锡走人,要么穿上我们为他定制的紧身衣”。很显然,麦卡锡为了拿到小木槌,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头衔,“自由党团”也心满意足地继续玩他们的极端政治游戏。

  特朗普在关键时刻帮把麦卡锡推到议长的宝座,想必其更加感激涕零。麦卡锡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对特朗普的感激之情,称他在最关键时刻帮助实现了党的团结,无人能忽视特朗普的影响力。由此看来,特朗普在宣布再次进军白宫之后相对沉寂,就是等待这一刻的到来。由麦卡锡充当特朗普的“打手”角色再适合不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麦卡锡在短短几分锺的讲话中时时不忘中国。他指责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崛起,使得全球化出现了倒退,声称将迅速启动国会“中国特别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并拨出巨额专款,应对“威权主义”的中国,确保美国经济的繁荣,在竞争中打败对手。他多次表示,一旦当选议长,将尽快访问台湾,挑衅意味十分浓厚。可以预料,中国议题将在新一届国会中相当抢眼,连同新冠起源、阿富汗问题、拜登及其家族“腐败”问题以及联邦司法机构“武器化、工具化”问题一起,成为麦卡锡优先处理的议题。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美关系将迎来新一轮考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