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德国野猪体内铯浓度居高不下。\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多年以来,德国、奥地利野猪体内的放射性核素铯-137浓度一直居高不下,让科学家感到费解。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野猪体内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上世纪60年代的核试验。这证明放射性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历经数十年仍具有威胁。福岛核污水中同样含有铯-137,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维也纳工业大学放射化学家施坦豪瑟及其同事分析近50份野猪肉样本发现,88%的样本中铯浓度超过德国规定的可食用标准。科学家此前认为,德国和奥地利境内野猪体内含有铯,主要受到1986年切尔诺贝尔核电站事故影响。但施坦豪瑟等人发现,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上世纪60年代早期的核试验。核试验产生的铯-137随着雨水渗入土壤,污染了野猪的食物鹿松茸。野猪吃下受污染的鹿松茸后,铯-137就积聚在野猪体内。
施坦豪瑟表示,更晚发生的切尔诺贝尔事故对野猪亦有影响,但由于铯渗透土壤的速度缓慢,这种影响恐在未来才会充分显现。他说:“与大众所预期的不同,(野猪体内的铯浓度)可能进一步上升,而不是随时间推移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