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新法对付登革热:以蚊灭蚊

2023-09-16 04:03: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科学家们正在培育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阻止登革热的传播。\美联社;下图:8月,工作人员在哥伦比亚麦德林的世界蚊子计划工厂观察笼子里的蚊子。\美联社

  【大公报讯】据美联社报道:洪都拉斯开始执行一项新的计划:通过在该国首都释放数百万只经科学家改造过的蚊子,让蚊子后代“不孕不育”,以阻断登革热的传播。

  这批释放的蚊子经过科学家的特殊培育,携带着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当这些蚊子繁殖时,牠们会将该细菌传给后代。如果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与没有感染的雌蚊交配,就会出现生殖不亲和,令胚胎死亡,无法传宗接代,从而减少未来的登革热疫情爆发的几率。

  上述对抗登革热的新战略是由非营利组织世界蚊子计划提出,目前正在十馀国进行测试。无国界医生组织将与蚊子计划合作,在未来六个月内释放近900万只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蚊子。

  世界卫生组织正密切关注洪都拉斯等地的蚊子释放情况,并准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这一战略。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在减少疟疾等蚊媒疾病的威胁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登革热的感染率却不降反升。洪都拉斯每年已知有约1万人感染登革热。蚊子计划创始人奥尼尔表示人们正“迫切地需要新的方法”。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风险。有研究模型估计,每年约130个国家的约4亿人感染登革热。尽管登革热的死亡率很低,但疫情爆发可能会对卫生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