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伦敦希思罗机场22日全面恢复运作。\美联社
因附近变电站起火,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21日遭遇大停电。在关闭约18小时后,希思罗机场于当地时间21日下午开始恢复航班升降,22日全面恢复运作。专家表示,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每天高达2000万英镑(约2亿港元),整个航空产业恐损失数千亿英镑。变电站起火的原因仍在调查中,外界批评希思罗机场过于依赖单一电网、缺乏应变措施,也引发了多间英媒对本国关键基础设施漏洞百出的集体焦虑和质疑。
【大公报讯】当地时间21日下午4时许,希思罗机场宣布,开始部分恢复航班升降。一个小时后,英国航空公司8个长途航班获准起飞。下午6时许,英航一班内陆客机降落希思罗机场,是机场关闭约18小时后首班着陆的客机。
22日香港出发航班大致正常
提供实时航班飞行状况的网站Flightradar24发布的数据显示,此次希思罗机场关闭,至少29万旅客、1351个航班受到影响,其中约121个航班改道。虽然机场现已恢复运作,但预计航班延误与被扰乱的情况将持续数日,会优先安排转飞其他欧洲机场的航班返回伦敦。交通部门暂时取消对夜间航班的限制,缓解航空交通堵塞。
22日从香港出发去希思罗机场的航班基本恢复正常。国泰航空当天5班航班均如期出发,而英航原定晚上出发的BA32航班则取消。22日由希思罗机场回港的航班亦全部取消。
火灾发生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伦敦警察局表示,目前暂无迹象表明存在“犯罪行为”,但鉴于变电站的位置及事故对英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冲击,警方“对此仍持开放态度”。
依赖单一电网酿祸
一个变电站失火即导致全球重要航空枢纽全面关闭,引发外界热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总干事、英国航空前CEO沃尔什批评希思罗机场,“如此关键的基础设施,却完全依赖单一电源,而没有备用电源?”他认为,如果情况确实如此,这显然是机场严重失职。
希思罗机场CEO沃尔比向受影响旅客致歉,但坚称无法百分之百防范某些严重事故发生,而今次就是其中一次重大突发事件。他否认机场没有足够的应变计划,辩称备用电源系统一直正常工作,但其规模无法支撑整个机场运作,形容今次火灾造成的电力缺口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用电量。
相比希思罗机场过度依赖单一电源,全球其他主要机场已采取多样化的电力供应措施。全球其他重要航空枢纽普遍采用双电网模式,确保即使一条断电,另一条还能独立支撑机场运营。部分机场拥有独立发电站,即使城市电网出现问题,也能迅速切换发电系统。机场还使用智能调度系统,根据实时需求调整电力供应,优先保障塔台、登机口等关键设施不停摆。
私企掌控基建 凸显监管风险
事故引发外界对英国能源安全和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的广泛关注,媒体和民众担心这些漏洞可能会成为敌对国家或恐怖分子的目标。
希思罗机场大部分股权属于法国私募股权公司Ardian、卡塔尔投资局和沙特主权基金等私企,现时债务超过190亿英镑。长期以来,航空公司一直质疑希思罗机场是否有能力进行扩建以及升级改造老旧基建。例如,希思罗机场委员会于2015年正式提议修建第三条跑道,但十年过去了,计划始终没有实质进展。
英媒披露,英国主要关键基础设施私有化程度高于全球任何其他国家,电力、天然气、电信、港口和机场,均掌握在私企手中。此次希思罗机场关闭再次凸显了英国政府有必要对本国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监管,在维护基建韧性和应急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便能够应对重大突发性威胁。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