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于5月12至15日对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三个海湾国家进行了旋风式访问,三国以最高礼遇接待了这个好面子的美国总统,当然特朗普同时也获得了里子,不仅特朗普家族利益得以实现,同时还与三国签订了上万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合作大单,算是公私兼顾,满载而归,真可谓风光无限。
另一方面,特朗普中东之旅的负面效应正在美国国内发酵。特朗普政府与中东国家共建AI园区,着手打造中东“数据中心”,向三国出售高端芯片,惹得国内“基本盘”很不高兴,认为他出卖了MAGA党的利益,拱手将高科技的未来交给中东─这个并不让美国放心的地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巨大风险。更何况在海外打造AI数据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牵扯到大量就业机会,这与特朗普强调的“回归美国本土”理念自相矛盾。
特朗普上任已近四个月,重返白宫的他将任性和随性发挥到极致。在关税问题的任性,在加征数字上的随性,让世界目瞪口呆。特朗普身为一国总统,公私界限极其模糊,让他的支持者不知所措。特朗普甚至公开用自己和夫人的头像发行加密货币,并大张旗鼓地宣布将于五月下旬把购买其加密货币的前250名投资者请到特朗普的私人场所,把与总统见面的特权与投资自家公司的利益挂起钩来。这在许多国家都会被视为不折不扣的公然腐败行为,但特朗普却毫不避讳,居然可以明码标价,不能不佩服特朗普“明人不做暗事”。即使特朗普的对手有心追责,但去年7月美国最高法院已经给予了现任总统的“充分豁免权”,让特朗普完全可以逍遥法外,美国的自由民主灯塔形象在世人面前越来越成为一则笑话。
一些外交观察人士指出,特朗普敢于冒险和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正在重塑美国的中东政策。特朗普在中东问题上分成了两大阵营:现实主义者(或曰实用主义者)和新保守主义者。前者包括特朗普本人和首席谈判代表威特科夫,后者由多位鹰派人士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是国务卿鲁比奥,以及一群国会共和党人。这两方力量仍在缠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政府似乎每隔几天,就会改变主意的原因之所在。
美国在外交领域存在两大派别,其实在美国国内的政治版图中,也存在着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和硅谷科技大佬之间的激烈较量。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迎来“解放日”,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从而引发了美国金融灾难,资本市场出现了股债汇三杀,迫使特朗普不得不暂停执行关税令90天,算是对华尔街资本力量的一次重大妥协。马斯克被迫退出政府效率部、回归自己的公司主业,也要归因于华尔街资本力量向马斯克发出的“最后通牒”:如果他一意孤行,特斯拉的大股东们将另选CEO,把马斯克扫地出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尔街金融资本家仍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不得不顾忌的力量。
但特朗普的中东之旅显然是让美国科技力量“扳回一城”。硅谷大佬们不断游说特朗普,要想占领技术制高点,中东是必须倚重的力量。作为资金和能源密集型的AI产业,中东显然具有独特的优势,当然劣势也非常突出,把大型数据中心建在沙漠,一是本身温度高,二是设备需要大量冷却水。不过在专家看来,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未来技术克服的。相较于中国,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州等地则是因地制宜,一是水资源丰富;二是常年温度不高,这种地缘优势让贵州具有了“后发优势”。但是在地缘政治博弈的大背景下,气候因素已经变得不值一提。
特朗普最终决定向沙特等国出售高端芯片,特别是向阿联酋出售50万枚高端芯片,其中10万枚用于阿联酋的领军企业G42和MGX,另40万枚用于美国科技巨头在那里的商业运行业务,显然是科技大佬游说的杰作,而这一切在拜登执政期间是难以想像的。
在反对者看来,特朗普此举是将美国的核心战略技术外包给中东,会削弱美国的主导地位。但美国面临的困境是,美对中东国家出口高端芯片设限,只会推动世界使用非美国技术。一位美国高级政府官员表示,继续阻止向中东销售芯片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华为一直在提升其人工智能芯片的性能,尽管目前尚未出口任何芯片,但特朗普政府官员担心,如果美国继续限制阿联酋等国获取美国技术,“这个波斯湾国家可能会尝试中国的替代方案”。两者相权,美国决定向中东出售高端芯片,则是不得已而为之。一面是美国对中东高科技领域的松绑,一面是美国商务部对华为芯片的最极端打压,反映了美国决策层的深层焦虑。美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中,正以出售高端芯片为诱饵,并强行要求其他国家使用马斯克的“星链”,反映出美国急于构筑AI时代“美国标准”的高科技生态圈、链的战略意图,而关税与芯片则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推进美国整体科技战略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