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广深港“三大火炉”政府须备战高温

2018-05-30 14:55:26來源:大公網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港天气持续酷热,天文台已连续第十三日录得三十三度以上高温,五月份气温打破四十年纪录,面对热浪来袭,特区政府必须做好应对进一步持续高温的各项准备。本港持续出现三十三度以上高温,在全国范围内亦属罕见。过去内地有重庆、南京、武汉“三大火炉”之说,但昨日三地最高气温仅为二十五度、二十九度及二十八度,相反,本港及广州、深圳则分别录得三十四及三十五度高温,居全国之首,看来“三大火炉”已经搬了家。

  高温已经“难捱”,持续十多日的高温就更加“恶顶”,眼前除了市民为热浪所苦之外,在多个环节更已呈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亟须特区政府、市民及相关机构提高警觉,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否则,高温之下事故意外频生以至激化社会冲突,后果是难以逆料的。

  高温之下一大危机是安全问题。连日酷热下,几乎家家户户都日以继夜地开着冷气机,否则无法休息和入睡, “㓥房”户如无冷气,最少也电风扇长开。而个别旧式大厦、唐楼和厂厦的电线电箱安装凌乱、缺乏监管维修,一旦“短路”,后果不堪设想。日前一屋邨就有住户疑因电线“短路”引发火警,男户主在睡梦中来不及逃生而被烧死。类似例子可说绝非偶然,市民特别是旧楼住客及“㓥房”户长时间使用冷气机及电风扇时必须格外注意安全,消防当局在这段日子也要加紧巡查。

  高温下另一隐患是市民健康与环境卫生;二者息息相关。高温下,学童放学回家,一身大汗,凉冷气、喝冻饮已是“指定动作”,如此易招感冒或肠胃不适;青少年户外活动容易中暑,老人家及长期病患者在家也会“中招”,连日公立医院门诊及急症室求诊者已见增加。另一方面,酷暑下蛇虫鼠蚁也会四出活动,垃圾厨馀等易腐坏变臭,连日深水埗一带后巷白天也可见鼠踪。卫生部门高温下必须严防流感、肠胃炎等传染病出现,必须加派人手清洗街道及清理后巷垃圾,不可留下卫生“黑点”。

  持续酷热不仅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对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包括食物供应减少和物价上涨。连日高温下,新界菜田的菜苗不是枯死就是失收,内地供港猪牛家禽在运输途中需要不断射水降温,鲜活鱼虾及冻肉等冷藏品则要随时监测以防温度过高,运输成本增加,栏商可能提高批发价,如此居民在抗高温之馀还要捱贵

责任编辑:齐宾遥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