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香港与国家祸福与共 灵活应变共渡难关

2018-07-13 03:16: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贸易战工商学术界座谈会发言精警

中美贸易战启燹以来,港人社会深感关注,大公报为此于昨日举行“贸易战与香港工商学术界座谈会”,邀请本港四大商会负责人及大学经济系教授等十位知名人士出席,就贸易战对港影响以及港商应如何应对等共谋善策、各抒己见。

座谈会上,发言者均强调,在这场贸易战中,港与国家祸福与共、利益一致,不可能独善其身,港商必须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希望特区政府能拿出更多善法协助港中小企渡过难关,包括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座谈内容既表达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亦生动反映了港商一贯务实进取、灵活应变的营商理念和制胜之道,值得有关方面重视和参考。

根据基本法第五章经济、贸易部分第一一六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单独的关税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于国际纺织品贸易安排等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贸易协定,包括优惠贸易安排。香港特别行政区所取得的和以前取得仍继续有效的出口配额、关税优惠和达成的其他类似安排,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然而,尽管在这场中美贸易战中香港可以设法力求自保,但面对完全违反国际公平贸易准则的美国霸凌主义行为,出席昨日座谈会的工商、学术界人士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斥责特朗普的决策乖谬,并深刻剖析了当前贸易战背后美国企图遏止中国发展的政治实质。

与会人士指出,“中国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尊重以至仿效,如此一来,美国坐不住了,认定中国的崛起就是对其利益和地位的威胁。而这些年来,美国已经把所谓“货币操控国”等罪名罗织到中国头上,企图拖慢中国的发展,但最终都因中国的坚定反应和有效化解而未能得逞。如此“抹黑”不成,一场以关税为利器的贸易战就“刀斧加身”、降临到中国头上。

港人社会包括工商界和学术界人士,爱国爱港的同时,长期的国际联系、市场脉络和全局视野,以及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大鳄”来袭等经验,座谈会人士在引用美国医学界文章怀疑特朗普有“妄想迫害症”的同时,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危害性和持久性是有清醒认识的,他们在发言中更多地联系到香港特区的实际,探讨本港制造业、转口贸易如何逆境求存减少损失。

与会的商会负责人和教授、专家均谈到,日前,特区政府有关官员就中美贸易战作出初步回应,认为对本港经济影响“不大”,损失将只限于一两个百分点。此一评估,恐怕未必准确。贸易战初期,美国对价值约三百亿美元的中国进口货品征收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税,对港影响还可以说不是太大,但到下一波,如果对价值二千亿美元的中国货征收百分之十的关税,那时对港出口贸易和制造业的打击就不能说是“不大”了。

他们进一步指出,这场中美贸易战,提醒了中国不能再忽略高科技产业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也提醒了港商不能再以美国单一市场为命脉,这个市场是不可靠的,本港必须立即着手开拓其他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重要性。

座谈会上,如何协助港商更好抓住机遇,融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谈得最热烈和具体的议题。

发言者指出:面对来势汹汹的贸易战,有人想到要迁厂东南亚“避险”,但彼方的生产条件、环境、人力以至技术都未能尽如人意,只适宜一些低产值产业前往;相反,“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包括东南亚以外如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生产和市场的潜力都是不容低估的,港商大可和内地同业“并船出海”,把一些高产值产业搬到那些国家去,打开一条新出路。

而另一方面,港商对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发展机遇,认识是越来越清楚了,但眼前还有不少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和解决。其中如税务问题,大湾区是“一地三制”:九市一个税制、香港一个税制、澳门一个税制,意欲前往投资或就业的厂家和专业人士都感到困惑,如果“三制”能统一为“一制”,事情就好办多了。

当年,美国对日本“出招”,强迫日圆升值和限制日本一些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结果,日本经济大受打击,“衰足”三十年;但今天的中国,不会示弱“捱打”,绝不会重蹈日本覆辙,座谈会人士对国家的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