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填海能治楼荒 远水可救近火

2018-10-15 03:16: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期香港住宅楼市狂态大为收敛,新楼盘销售显着放慢,而二手楼市场则呈现减价之风,除了受累利率上升与股市大跌之外,上周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在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一千七百公顷土地,将足以填补未来二至三十年住宅发展用地供应的缺口,对稳定楼市也起着重要作用。
 
即使填海属於长远增加土地供应方案,但却有助逆转市场对住宅供不应求的预期,对稳定当前楼市具有一定效用,远水也可救近火!
 
事实上,“明日大屿”人工岛填海计划并非纸上谈兵,已定出了初步规划方案与落实时间表,包括首阶段填海工程在七年后动工,十四年后便有首批住宅单位入伙,提供总数四十万个房屋单位,令市民大众可以看到未来公私营房屋供应大增以至建立一个土地储备库的远景。
 
推进填海造地是施政报告重点内容,这不单止突显特区政府根治“楼荒”的信心与决心,还可藉此有效管理市场预期,有助楼市逐步降温。
 
当局大规模填海,可制造大量公私营房屋潜在供应量,能够改变市场对住宅楼价只升不跌的心理预期,令人相信彻底解决“楼荒”问题是大有希望,这时候买家不用一窝蜂入市高追,住宅楼市重回正轨可期。
 
现时当局短中长期住宅用地供应,主要来自改划土地作住宅用途、增加发展密度与新界古洞北、粉岭北等新发展区,可提供六十一万个房屋单位,如再加上“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潜在房屋供应便会一下子大幅增加至逾一百万个,相当现时约二百五十万个公私营房屋总存量的四成,解决市民住屋问题之余,更可以震慑楼市,扭转住宅供求失衡的局面。
 
今年中当局决定将绿置居、居屋、港人首置上车盘等资助房屋的售价与市价脱鈎,令普罗市民可以市价四至六折自置居所,不用蜂拥在私楼市场疯抢“纳米楼”,楼价连升趋势也应声中断,但目前首要急需开拓更多发展土地。在多项选项中,填海无疑是大规模增加土地供应的首选,符合社会大众整体利益,过去亦一直行之有效,中环商业区、沙田与将军澳新市镇都是填海得来。
 
其实,反对“明日大屿”填海计划的一方观点有不少谬论与歪理。例如填海“倒钱落海”、“燃烧储备”并非事实。填海造地不仅可配合社会对房屋、医疗与安老等发展用地需求,还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人工岛填海计划便包括了建立第三个核心商业区。因此,填海带来社会与经济效益难以估量,必然进一步增加香港财富,况且填海计划长达二、三十年,摊分每年数百亿元开支,当局应付绰绰有余。
 
更重要的是,“明日大屿”包括路桥连接港岛北、大屿山与屯门等基建项目,当局可善用手上万亿元财政储备,大举投资未来,有助提升香港竞争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