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融入国家大局 预算案应有新作为

2019-02-27 03:17: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一九至二○二○年度特区财政预算案将於今日发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午十一时在立法会宣读预算案文本后,下午将会出席连串记者会及论坛,阐释有关公共理财理念及準则。

  本年度预算案发表前夕,本港经济环境正处於“有危有机”的转折之中,中美贸易战令本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及物流前景阴霾四布,但刚刚发表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又为本港带来雨露阳光,令人疑中有望、忧中带喜。

  事态充分说明,本港经济发展不能再“一本通书读到老”,外围市场因素固然重要,但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才是本港经济长远发展和安身立命之希望所在。危不可惧、机更不可失,港人社会和特区政府都必须抓紧机遇,顺风顺水而行,几时都唔怕会“冇艇搭”。

  作为本港公共财政的“大管家”,“财爷”及其制订的预算案,面对新时代和新变化,当然要拿出一些新点子和新办法,不仅不能当“大花筒”,更要及时、果断地把钱用在“节骨眼”上,包括投放更多资金於推动创新、创科、创业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上,在巩固金融、贸易、航运、物流、旅遊这些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推动升级转型。

  当然,作为重新分配和调节社会财富的工具,每年这个时候发表的财政预算案都会提出一系列利民纾困和宽减免措施,尤其是“派糖”已成近年惯例,不“派”市民不“收货”。今年,据说儘管前景不是太明朗,但在六百亿盈余下,仍会有糖“派”,但综援、长津由去年的“三粮”减为“双粮”,低收入家庭子女二千元开学津贴和代交考试局费用等仍继续。中产“退税”及减“差饷”等估计也会维持。在恒有盈余的情况下,派一些“糖”、与民共享,无可厚非,不必苛责。

  据透露,今日发表的预算案,市容及市政建设会是其中较大的“手笔”,包括耗资五十亿用於延长和美化海滨长廊、五亿元翻新全港二百个公厕,以及二亿元加强树木护理等。

  美化市容、改善卫生,全港市民都不会有异议,关键是钱要用得其所,不要追求“门面”工夫,如公厕有人管理、整洁卫生已够,未必一定要什麼全自动、高科技;海滨长廊也不必五光十色,沿途有休憩站、饮水机等则不可少;还有所谓的“树木办”,成立以来仍有大树倒塌导致途人伤亡和不适当砍伐古树等事件发生,市民感到不满意。

  今年流感高峰期,突显了公营医院医护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据悉预算案将会增拨资源,提高医护支援人员的薪酬待遇。但此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好规劃医护人员的培训目标及积极考虑引入“外援”才是根本之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