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昨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面向全国青年的重要讲话。
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习主席昨天在讲话中指出,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繫、情之所归。
这段话,对内地青年以至其他一些国家地区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认同,最少也不会有什麼异议或反感,但是在香港特区,部分年轻人的反应却未必如此,一些激进青年会问:什麼叫爱国?为什麼要爱国?他们甚至会认为,提倡爱国就是要打压他们的自由,限制他们的思想和人权。
事实是,部分香港青年,对当年五四运动及今日作为中国青年应该爱国,在认知上、感情上的差距是不少的,以至回归以来国民教育开展困难,激进青年成为“佔中”主角,被戴耀廷等人利用,推到违法乱港、锒铛入狱的深渊。对这部分青年,应该批评谴责,但更应该深入了解和探究他们成为歧路亡羊的原因。百年殖民管治至今尚留下烙印,西方反华势力将“和平演变”的希望寄讬到了黄之锋等人的身上,加上青年工作存在“代沟”和不得其法,都是造成今日香港青年会问“为什麼要爱国”的原因之一。
眼前,对特区青年普遍存在爱国认知不足的问题,不必焦急、更不必苛责,而是要从关注内外大环境以及升学、就业、前途等方面进行耐心的教育,启发和引导他们逐步走上“有国才有家”,国家好个人才会有前途,人生才会有意义的正确道路上来。千年封建文化桎梏尚且能出现“五四”青年,百年殖民管治也始终未能禁锢香港青年的爱国思想,今日特区青年在爱国道路上的迷失和迷惘,也终会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一日,关键是一方面要从大处大力宣扬和推动爱国光荣的风气,同时另方面要从实处多关心、帮助年轻人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样难题,包括习主席昨天讲话中提到的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让他们感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这样,问题就是可以解决和必然能够解决的。
习近平主席昨天讲话中对青年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指出信任是理解的前提,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倾听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即使听到了尖锐的甚至是偏颇的批评,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对一些青年思想上的一时衝动或偏激要多教育引导,能包容要包容,多给他们一点提高自我认识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过於苛责。
这段说话,相信香港青年也能听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