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佳节共团圆 香港再出发

2019-09-13 23:39: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望。”中秋节是一家团圆品茗赏月的好日子,但由於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中秋节与众不同。街头气氛明显冷清,港铁取消通宵营运,每位市民的脸上罕见笑容,心头都是沉甸甸的。社会和谐并非必然,家庭和睦是多麼可贵,香港人是时候认真反思,是时候重拾文明、法治、团结等核心价值,让香港重新出发。

  事实上,无法无天的暴乱,不断恶化的社会撕裂,早已令市民感到痛恨和厌倦。在中央政府坚定支持下,在包括港人在内十四亿中国人支持下,警方击退黑衣暴徒的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颜色革命”注定失败,特区政府也从初期的错乱中走出来,一方面反暴制乱,一方面积极恢复经济与民生工作。

  满目疮痍中,香港社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正能量不断扩大的迹象处处可见。特首林郑月娥率领管治班子开始走入民间,就新一份施政报告谘询民意;“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在香港如期举行,云集八方宾客;中环交易广场昨日变身红旗的海洋,还有国歌的放唱;香港交易所提出购併伦敦交易所,实行强强联合,足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非但没有因政治动乱而逊色,反而抓住机遇更上层楼;民建联要求特区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大刀阔斧收地建造公屋。此议一出,受到各方热烈关注。非常难得的是,囤有大量农地的地产商界初步反应正面,让人们看到解决房屋问题的曙光。

  纲举而目张。房屋问题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但多年来问题未能缓解,楼价及租金均排世界第一位,被形容为“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引发很大的民怨。各方多年来不断警告房屋问题是民生问题,但处理得不好就会变成政治问题,最终一语成谶,教训可谓深刻。

  香港并非缺少土地,而是因为受到各种既得利益的牵扯,加上政府顾忌太多,纵然有《收回土地条例》这把“尚方宝剑”也不敢轻易使用,最终造成今日房屋问题积重难返的局面。形势比人强,现在是拿出这把宝剑的时候,只要刀锋出鞘,必能披荆斩棘,为拓土建屋清除障碍,也必然得到公众的支持。

  香港问题当然不止是房屋老大难,而且千头万绪,教育、医疗、安老、产业结构单薄、年轻人上升通道断裂、贫富悬殊扩大等等,哪一个都是“隐形社会炸弹”,哪一个处理起来都非常棘手。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工作需要一件一件去做,只要特区政府坚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没有甚麼难关不可以闯过,没有什麼难题不可以破解。

  香港由昔日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会,东方之珠璀璨夺目,经历过许多波折,成功并非偶然。只要狮子山下精神仍在,不管眼下的困难多大,总是会过去的。我们毫不怀疑,中秋节既是时序的节点,更是香港社会由乱入治的历史转折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