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 评/通识教育岂能迴避国情教育

2020-11-30 04:23: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日前宣布通识科改革的重点,包括精简课程内容、优化教材及考评準则、设立“适用书目表”,而所有同学在中学阶段都获得到内地考察的机会,亲身认识国情及国家发展,堪称改革后新课程的一大特色。但方案出台后,旋即成教协全力“妖魔化”的对象,攻击这是“洗脑”工程、“政治凌驾专业”云云。但乱港派越是如此,也就越暴露其操控通识教育的真正意图。

  为香港学生提供回内地考察的机会,是完全必要的。通识科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充满争议,由於课程无教材也无审查,结果轻易被黄师“骑劫”。课程中充斥错误有害的信息,包括鼓吹“违法达义”的歪理、醜化国家及内地同胞、散播各种极端思维、否定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等等,严重毒害学生。事实上,校园“泛政治化”,部分年轻人包括中学生倾向“港独”,通识科被“异化”一直被指是重要祸因之一。而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摒弃偏见,莫过於亲眼观察,亲身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香港学生到内地,会看到发展进步的一面,也会看到正在发展、有待改善的一面,不存在所谓“不能批评”的情况。事实上,内地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各方面突飞猛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不论是科技、环保、历史、地理、文化等领域,内地不同省市都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同学们深入探索。而有关考察必须是有计劃、有要求,回港后要总结,避免走马观花。有理由相信,北上考察将成为同学们难忘的学习体验,势能从中受益良多,终身受用。

  事实上,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认识自己的国家乃天经地义。反过来说,若对自己的国家都缺乏认识,或一知半解,又如何称得上是“通识”呢?而最重要的是,香港的未来在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年轻人的前途与大湾区紧密相连,在他们的求学期间就能亲身接触到内地、了解国家,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人生规劃大有裨益,甚至是安身立命的必须。

  有人声称,香港是国际城市,年轻人应该认识世界,而不是回内地考察。这话似是而非。任何人都是先认识自己,再了解他人;先认识自己的国家,再了解其他的国家。而回内地考察与了解世界,两者并不矛盾,香港人出国度假旅遊是常事,中学期间遊学或负笈海外早就蔚然成风,升读本地大学后更有国际交流的机会。立足香港、拥抱国家、放眼世界,这才是香港年轻人应有的气度。

  乱港派歪理连篇,无非是阻挠香港年轻人认识国情,害怕自己一贯鼓吹的谎言、假象被戳穿,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凌驾专业”、“洗脑”工程。是时候拨乱反正,让教育的回归教育,而培养年轻人务实求真、明辨慎思,才符合推行通识的初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