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高楼价顽疾不治 不利经济复甦

2021-04-24 04:2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港岛区数十年来首个铁路上盖楼盘即将开售,每呎售价接近三万元,但市场预计有不俗承接。事实上,面对黑暴与疫情双重打击,香港经济陷入前所未见的深度衰退,惟住宅楼市抗跌力颇强,更在欧美大举放水之下,今年以来楼价开始重拾升轨。令人忧虑高楼价问题变本加厉,不仅阻碍香港经济复甦,还会加剧资产泡沫风险,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

  目前二手住宅楼价指数仅比历史高位低约百分之五而已,有再次破顶的可能。值得留意的是,随着近期香港疫情转趋稳定,有望推动防控措施进一步放宽以及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势将成为住宅楼价加速上升的催化剂。因此,特区政府宜密切注视住宅楼市最新发展情况,适时推出调控措施,防範楼市狂态重现。

  高楼价、高地价一直是困扰香港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顽疾,必须彻底根治,否则香港经济转型、走出科技创新发展成功之路恐怕遥遥无期,同时也不利於社会和谐稳定。

  例如一项亚太区商业街租金排行报告显示,第一变成第二的铜锣湾罗素街,即使租金从高位近乎“腰斩”,但对比第三位的东京银座,仍然高出两成以上,难怪仍有不少吉舖出现。这一定程度反映租金成本高昂问题,影响商家投资意欲,削弱香港竞争力,不利於疫后经济复元,也增添科技创新发展难度,阻碍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去年香港经济受困疫情,录得破纪录百分之六点一收缩,湧现二十多万失业大军,但奇怪的是,去年住宅楼价跌幅不到百分之一,楼价走势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表现及市民购买力脱节,形成资产泡沫风险确实令人担忧。

  住宅楼价继续在历史高位附近徘徊,一方面是住宅市场具有较大刚性需求支持,而地产商因应市况减少供应,令楼价保持坚挺;另一方面则是全球抗疫救经济,估计各国累计推出总值16万亿美元(相当於124.8万亿港元)的财政刺激计劃,全球资金氾滥程度可以想见,支撑着包括港楼在内的环球资产价格。

  因此,当局宜推出短中长期应对措施,以缓解住宅供求失衡。除了争取明日大屿填海计劃从速上马、善用新界农地与棕地、加快公私营合作建屋之外,积极推动传统工业区厂厦、旧区有序地重建,也是大量增加住宅供应可行方法。必要时更可利用税务政策,作为调控楼市的工具,包括重启去年底搁置的一手楼空置税。

  去年底已落成而未售出的一手住宅单位达一万二千个,比一年前为多。令人关注地产商有否囤积居奇,等待内地与香港回复正常通关、楼价呈现急升之后,才趁势大举推售手上货尾。

  住宅楼价走势不可能长期与实体经济表现背道而驰。比特币近周突然高台跳水,预示美国资产泡沫爆破将至,届时港楼恐怕难以独善其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