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外部势力煽动香港“颜色革命”的铁证

2021-06-03 04:23: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前年“修例风波”是外部势力煽动下的港版“颜色革命”,虽然外部势力否认其在事件中的角色,但一篇发表在全球知名学术刊物《美国经济评论》6月期刊的论文,却让他们露出马脚。这篇研究如何在香港“激励”抗议运动的论文不打自招,道出一千多名香港的大学生被当成“白老鼠”推上街头抗议的事实,成为西方介入香港动乱的铁证。

  这篇题为《持续的政治参与:社会互动和抗议运动之间的动态关係》的论文,由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慕尼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内的多名“学者”合作撰写。从2017年开始,这批“学者”开始资助港科大的学生参加香港七一遊行,美其名曰“社会实践”,再将学生参与黑暴、扰乱、破坏香港稳定的过程和结果,当成“学术成果”堂而皇之地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作者透露了“激励”细节,一共招揽了1100名科大的学生,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后者会得到数百元“劳务费”,条件是参与2017年的七一遊行,结果发现“激励”措施有效,遊行人数因此增加了一成。更令作者“引为自豪”的是,一次性的激励动员会产生积极后果,如2018年七一遊行参与率又增加五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对持续政治参与的促进并非通过改变受试者的政治信仰,而是与社会互动存在关连,比如在遊行现场建立的“友谊”。的确,黑暴期间“遊行者”以“手足”互称,“手足”成为他们共同参与暴乱而得到的共同身份。

  “实验”还特别设计了有关港铁的情节,参与者被要求前往中环、金鐘、湾仔、铜锣湾、尖沙咀、旺角等港铁站,记录期间可接触多少人,并记下站名、所处位置及拍摄照片佐证。难怪港铁站后来成为暴徒重点袭击的目标,原来早已通过“研究”而“踩点”。

  更昭然若揭的是,作者声称通过访问数千名参与“佔中”的学生,得出香港年轻人走向激进的证据:八成八受访者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两成二支持用暴力追求所谓政治权利,而当学生被“鼓励”匿名表达时,支持暴力比例达至四成。论文颠倒黑白,称“抗议是香港稳定的源头”,这与佩洛西的“暴力是香港美丽风景线”异曲同工。一名姓Yang的论文共同作者更在另一篇文章中声称“只要香港人以抗议相威胁,就可以限制北京”。图穷匕见,抗拒“一国”、否认中央对港宪制责任,是贯穿非法“佔中”、修例风波及“立法会35+”的主轴线。

  如果不是作者“炫耀”学术成果,世人还不知道参与社会骚乱的年轻人尤其大学生们,在西方搞手眼中不过是供他们操控“颜色革命”的工具,这是多麼可悲,又是多麼的令人愤怒!这篇论文反映了外力渗透香港社会各阶层的冰山一角,也证明了中央和特区政府拨乱反正是完全正确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