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优等生澳门“失守”,其中一名变种病毒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曾到访香港,加上本地出现一宗“变种惊魂”,一时间风声鹤唳,市民的神经又紧绷起来。事实上,变种病毒防不胜防,没有集体免疫屏障保护的“清零”是脆弱的、靠不住的,随时可能被攻破。特区政府必须吸取经验教训,下定决心加速推进接种工作,早日实现集体免疫目标。
香港连续近两个月没有本地确诊个案,应归功于特区政府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方面下了功夫,但也不否认有运气成分。曾有外国驻港领事的子女感染变种病毒,且在居家检疫期间外出流连,但最终疫情没有扩散,香港躲过一劫。然而,抗疫不能一直靠运气,不能存侥幸之心,澳门连续一年多没有本地感染个案,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澳门政府立即决定三日内完成全民检疫,关闭大部分娱乐场所,其决策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变种病毒的传播力、致命率高出传统病毒数倍,哪怕打了疫苗仍有机会中招,足证其“杀伤力”。但科学数据显示,现有的疫苗都有效,接种后可以大大降低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亦因此,世界各国莫不全力以赴提高接种率。欧美国家的接种工作先人一步,但接种速度却因部分人的“疫苗犹豫”而停滞不前。迫不得已之下,意大利、法国及美国部分地方政府纷纷采取强制公务员、医护人员接种的措施。一度表明不会强制的德国,近日鉴于疫情反弹也改口,筹备相应措施。
西方国家亦实施“疫苗通行证”制度,出入餐厅、电影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或乘搭长途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展示接种证明,否则免问,这其实是变相强制一般市民接种。大企业如摩根士丹利、谷歌、脸书等率先支持强制接种,未接种的员工不能返工。这些举措近日得到微软及Tyson肉联厂等企业的响应。强制措施也遇到阻力,但欧美法院都曾判决挑战者败诉,美国平等机会委员会更强调,企业在法律上有权强制员工接种。这说明,“个人自由不能凌驾公共利益”已成为西方主流价值。
再有想像力的人,恐怕都想像不到在“个人自由大过天”的西方社会,如今连吃餐饭、看场电影都“不自由”。是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过去是“人权”高于一切,现在则是“抗疫优先”、“接种第一”。
不提高接种率,一切抗疫努力都可能白费,全港社会都必须保持高度共识。在“爱国者治港”的今天,治港者必须是有能者,逢山可开路,遇水能架桥,眼下就是要排除一切困难,采取一切措施,提升疫苗接种率。值得一提的是,集体免疫的标准已因变种病毒的肆虐而提高,过去是七成人接种,现在门槛已提高至八至九成,香港目前打了第一针的尚不足五成,怎能不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