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增强代表性均衡性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2021-09-16 04:26: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选制选出香港新未来系列评论之三

  衡量一个选举制度优劣的标准不是看选举的形式,而是看能不能真实反映大多数人的声音,能不能更好地回应市民的诉求。即将举行的选委会选举,在代表性及均衡性方面均显著增强,有利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实现良政善治打下坚实基础。

  在新选举制度下,选委会规模由1200人增至1500人,原有的四大界别拓展为五大界别,38个界别分组扩大至40个并实现优化调整,具有多个亮点。

  第一大亮点,就是大幅增加了基层代表。近年香港房屋、土地、就业、安老等民生问题突出,贫富悬殊恶化,新选制对此作出回应,将第三界别修改为“基层、劳工和宗教等界”,突出“基层”和地区性,选委既有在㓥房长大的,也有农民和渔民。这一安排,有助推动特区政府制订更精准的政策维护基层利益。

  新选制的第二大亮点,是选委会多了大批优秀人才。大学校长成为教育界选委,香港两院院士则成为新增的科技创新界别选委,体现中央及特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这些选委将对推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大有助益。

  第三大亮点,就是多了代表香港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选委。包括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青联等团体的代表等。他们立足香港、胸怀祖国,既熟悉港情,又熟悉国情,体现了“一国”和“两制”的有机统一。香港的未来在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大湾区建设,特区施政不能局限于香港本地,而必须放眼国家及加强与内地的协调,这部分选委作用突出。

  由于新选制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均衡参与性,突破了某个界别、地区、或政团的利益局限性,这就使得各阶层、各界别、各方面都能在特区管治架构中得到反映和充分代表,更好地反映大多数港人的声音,回应大多数市民的诉求,有力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事实上,新选制下的爱国爱港参选人都是真正有志于服务香港和市民,不论是自动当选还是需要竞争的候选人,都精心设计政纲并积极向选民和社会推介宣传,从参政理念、政策主张等层次都体现了担当和勇气,得到选民的认可和支持。上周末有近千选委在全港各地设立逾千个街站,走入民间业界,与市民零距离接触,认真聆听民意,展现出来的选举新气象、新风貌令港人倍感振奋。

  政通则人和,人和则事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选制有利于选出符合“五个善于”的管治者,让香港回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个焦点上来,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提升整体竞争力,让香港重新出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