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改革清洁工外判制度

2022-04-05 04:23: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抗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各行各业都在尽自己的责任,当中清洁工的角色尤其突出,可以称作是抗疫无名英雄。他们拿着最低的工资,幹着髒、累、苦的工作;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为抗疫作出大贡献。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更合理的报酬。特区政府感谢清洁工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尽快检讨早受诟病、有纵容剥削之嫌的清洁外判制度。

  疫情肆虐两年多,居家工作者大增,生活垃圾随之激增,清洁工的担子更沉重了,而处理用过的口罩、纸巾、检测剂等,令他们工作暴露在高风险之下。不少工友染疫,有的清洁公司确诊比例甚至高达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在于防疫物资欠缺。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工友们仍然坚守岗位。人手不足,刚刚康复就“顶硬上”;物资不足,工友自费购买。有康文署外判清洁工自掏腰包购买防疫物资,自用之余,还派给同事和长者。有工友对大公报记者说,传递爱心和正能量比满足一己物欲更重要,知足者常乐。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令人动容。

  香港社会不缺少为街坊市民捐款捐物的善长仁翁,但上述清洁工的义举可说是难能可贵。清洁工是社会最基层,收入十分微薄,日常生活往往仅能维持温饱而已,他们省吃俭用做善事,既是齐心抗疫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清洁外判制度的严重问题。外判商剥削清洁工并不是新鲜事,如今竟然连口罩、消毒液等最基本的抗疫物资都没有正常提供,工友的个人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

  清洁工属于厌恶性工种,如果在薪酬上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很难有人愿意投身这一行。香港则不同,由于基层人口多,找工作难,不少人只能从事清洁等低收入工作。香港之所以有最低工资制度,缘于有清洁工时薪太低被传媒曝光,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最低工资实行多年,清洁工的生活质素不能说没有一点改善,但改善并不明显,有些不公平问题甚至恶化了,比如他们至今没有独立的休息和换装空间,甚至连吃饭都在洗手间内解决。类似新闻常见报端网络,可惜并未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申诉专员公署曾发表调查报告,矛头直指外判制度的不公。在现行制度下,八成以上政府合约由少数几间外判商获得。由于招标竞争性不足够,外判商为提高利润,严重剥削员工及降低服务质素屡见不鲜。政府将工作外判,连责任也外判,助长了外判制度的不公。另一方面,清洁工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也相当严重。政府招收二级工人,只需小六学历,月薪在1万3千元以上,比外判清洁工的约1万元多出不少;同为外判清洁公司,收入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如果说,一个社会对待基层的态度反映其文明程度,那么香港清洁工的生存状况,则是香港社会不尊重基层工作者、职业歧视的一个典型表现,也是香港社会贫富悬殊的一个缩影。香港回归后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不代表可以坐视严重剥削,可以容忍严重不公。

  清洁工保障城市清洁,美化市民生活,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经过疫情一役,人们对清洁的重要性、对工友的贡献有了更多的认识。香港社会不能亏待这些为抗疫作贡献的人群,特区政府除了为他们提供抗疫津贴,更要着手改革外判制度,以体现社会公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