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积极落实复课 及时优化调整

2022-04-12 04:2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疫情改变世界,也改变了教育的方方面面,香港的复课之路能否一帆风顺,备受各界关注。特区政府及教育部门需要考虑各种情况,做好应对之策。一切应以学生福祉为依归,及时检讨及优化复课安排。

  政府参考各方意见,昨日公布本月19日起分批复课的细节,包括复课条件和在什么情况下停课。终于可以上学了,又可以见到老师和同学了,对于久困“笼中”的学生来说,必定雀跃不已。疫情延续两年多,大部分时间停课,虽然说停课不停学,但网课与实体课毕竟不同,要求自制力弱的年幼学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学习也不切实际,其学习进度、知识结构都可能成问题,也不利于身心健康。第五波疫情下,全港更是史无前例在三月及四月放“暑假”,生活学习的规律也都被打乱。

  疫下学生不容易,家长更忧心。不少家长不得不放下工作,留在家“陪太子读书”,朝夕陪伴固然多了亲子机会,但也增加了摩擦。因为孩子学业及游戏时间分配的问题,冲突难免,复课对家长也是一种“解放”。

  但疫情没有结束,复课之路难免会有波折。昨日本港确诊个案为1407宗,这是自2月中旬以来最低的数字,显示疫情形势变得相对平缓,这也是复课计划能如期进行的基础。问题是,复课与逐渐放宽社交限制几乎同时进行,疫情有可能反复,专家一再警告第六波疫情随时爆发。虽然特区政府已有相关安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必不可少。

  其实世界各地都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些地方早已复课,其应对方式值得香港参考。疫情未了,肯定有学生确诊,在尽量避免一刀切停课的情况下,有学校及班级停课,有学校及班级继续上课,情况变得复杂。不少地方采用“混合式”教学,即老师在课堂面授的同时,也准备好镜头,方便上网课的学生同步上课。留在家中的同学,也能看到黑板、教室情况,看到老师和其他同学,这种体验肯定比全部上网课多一些“真实感”,学生之间也可以增加互动,有助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是常态,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大挑战。特别是老师,同时兼顾两部分学生,负担因而增加,压力难免上升,他们需要适切的支援。另一方面,因应随时可能停课的情况,正常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全部完成,或需要精简课程,抓住重点;布置学生功课同样需要有所选择,抓大放小,让学生能安排好时间,好好去完成。

  现代科技为疫下学习提供了方便,但科技取代不了老师,因为学习需要很多合作活动、讨论、互动,老师及时的引导很重要。科技更取代不了同学间的互动,低年级学童更需要同伴,彼此互动是建立人际关系、学习分享合作的必经之路。正如有家长表示,学业耽误了可以弥补,错过身心成长的黄金时间,要补上就困难得多。

  目前复课安排是以“半日面授”为目标,何时能做到“全日面授”,仍是未知之数。未来疫情可能会不断反复,特区政府要因应情况,及时优化调整,务求将疫情对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对于家长来说,让子女早日接种疫苗,始终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做法,不应再犹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