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持之以恒地改善市民居住空间

2022-04-27 04:23: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首幅加入最低单位面积条款的屯门“限呎地”流标,引起市场关注。其实,今次拍地流标属于单一事件,主要是客观大环境使然,不应改变特区政府努力改善市民居住空间的长远目标和承担。发展局也表明态度,表示有关土地收回后将择机重新推出拍卖,今后所有政府拍卖土地项目、市建局重建项目、铁路发展项目等,都将继续落实最低单位面积的政策要求。

  土地是香港珍贵资源,土地拍卖则是库房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政府当然希望定价能反映市场价值。但市场是变化莫测的,如果发展商对后市走向的看法同政府有分歧,出标价低于政府拍卖底价,就会导致流标。流标是市场行为,屡见不鲜,上五个财政年度,就有6幅土地流标。观乎历史,经济大环境愈差,流标机率愈高,在2003年沙士时期,特区政府一度因为发展商不愿投标而推出“勾地表”政策。眼下经济环境之恶劣,比沙士期间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收紧货币政策、本港失业率急速上升、楼市股市最近双双向下调整……种种不利因素都影响发展商对未来楼市的判断,出手谨慎在情理之中。正如有业内人士指出,今次卖地流标不排除有土地本身市场价值、发展商各自策略等因素,但经济大环境不佳是主要原因,与“限呎地”未有必然的联系。

  但不管流标原因何在,政府限制最低单位面积的政策都不能改变,也不应改变。香港住屋问题十分复杂,体现出来的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住不起”,例如目前仍有二十多万人住于㓥房、笼屋等狭逼环境;二是“住得细”,即使是有瓦遮头的中产阶层,大多栖身于细小的单位。有统计显示,本港人均居住面积为161平方呎,东京是210平方呎,新加坡是323平方呎,深圳是312平方呎,可见香港是高楼价下最不宜居的地方。更不堪的是,港人有“越住越细”的趋势,2018年至2022年落成的私人住宅平均单位面积为681平方呎,比前10年的平均833平方呎小近两成。

  “㓥房”问题固然是香港之耻,而近年大行其道、面积低至数十平方呎、售价却动辄高达数百万港元的“纳米楼”现象,同样不光彩。“住不起”或“住得细”,都是香港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居住问题得不到解决,香港市民就难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言,这也是中央领导人一再敦促特区政府尽快想方设法解决房屋问题的大背景所在。

  香港是发达经济体,港人工作之勤奋更是闻名全球,完全应该拥有更佳的居住环境。今年二月底,特区政府宣布今后卖地将加入限制单位最低面积的条款,即最低不能少于280平方呎,本财政年度推出的13幅住宅用地都会加入相关拍卖条款。有关官员明言,卖地“限呎”旨在减少纳米楼,让市民“住大啲、住好啲”。目标既定就必须择善固执,不能因市场环境或其他的因素而改变。当然,解决住屋问题,不是限呎一招就能解决的,还须配套措施,让市民“住得起”。

  觅地建屋是香港老大难问题,过去几届特区政府都未能有效解决,但这一深层次问题不能一直拖下去。香港迎来新发展时期,治港者须想干事、能干事、幹成事。竞选下届行政长官的李家超一再表达解决住屋问题的决心,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