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放宽隔离求稳妥 抗疫意识勿放松

2022-08-09 04:23: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昨日公布优化抵港人士的隔离及检疫政策,“3+4”检疫模式将于本周五实施。新政策有科学根据,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和各界期待,值得肯定。当然,香港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远未到全面放宽的时候。特区政府动态调整抗疫措施,值得点赞,另一方面,仍须加强监察和执法力度,确保新政策不会造成新漏洞。

  在新安排下,入境人士只需3天酒店检疫加4天居家医学监察,所需时间大为缩短。政府为此提供了理据。例如,自7月初增加第三天在检疫酒店检疫期间进行核酸检测后,入境人士首两次核酸检测合共发现大约80%的输入个案。政府认为,在检疫酒店发现阳性个案的比率低于社区发现本地感染个案阳性的比率,强制进行更多日数的酒店检疫,不符成本效益,亦有欠精准及针对性,因此决定优化相关政策。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及商业中心,各种商务行程及经济活动需要与世界各地连通,放宽检疫安排符合香港的实际需要。过去两年来,香港为抗疫及提振经济已付出六千亿元公帑,这种模式不可持续;香港今年首两季都录得经济负增长,全年经济增长不乐观,明年形势更为严峻,即使特区政府再度推出消费券,对零售及饮食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谁都明白,这解决不了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香港振兴经济的根本之道,在于尽快与内地及国际恢复通关。如今优化检疫安排,方便旅客入境,整体上有利于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绝不能轻视放宽检疫带来的风险。新举措的四大环节“划一检疫安排、三天强制检疫、四天医学监察、持续监察及检测”中,“四天医学监察”显然最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须确保“红黄码”制度有效落实。该红码的就红码,该黄码的就黄码,不该进入的场所就不能进入,有关部门加强执法,社会各界特别是商家密切配合,才能做到防疫和发展“两不误”。否则,万一疫情失控,只会打断香港复常的步伐。香港历经五波疫情,在这方面的教训足够深刻。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香港出现一种盲目乐观情绪,有人认为疫情已到“尾声”,无需严格执行政府抗疫政策。昨日亦有企业发出声明,要求政府进一步放宽检疫安排,甚至全面取消机组人员和旅客的隔离检疫要求。的确没有人喜欢检疫,没有人喜欢长期戴口罩生活,有关诉求不难理解,但不符实际。且不说香港目前每天仍有约四千宗感染个案,从疫苗接种率看,香港仍有“一老一少”这两大软肋;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香港需要尽快同国际通关,更需要尽快同内地通关,后者的重要性更大于前者。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共建大湾区,是香港前途之所繫,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言以蔽之,香港抗疫是国家抗疫的一部分,香港调整检疫安排必须考虑对内地抗疫以及两地通关的整体影响。香港的客观现实和长远利益,决定了抗疫政策必须步步为营,稳妥至上。特区政府发言人昨日表示,将按照疫情发展和科学数据分析,适度调整抗疫措施,务求在保障市民健康的同时,减低对社会正常活动的影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市民期待政府的新举措能有效平衡抗疫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为香港打开新局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