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突破“禁区”觅土地 务实有为解民忧

2022-08-15 04:2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行政长官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将在十月出炉,预料房屋土地政策会是重中之重。要切实回应市民诉求,有效增加房屋土地供应,既需短中长期的规划,更要有果断落实的行动能力。香港不存在“没有土地”的问题,只有“做不做到”的问题。“上山”“下海”全方位觅地,突破各种所谓的“禁区”,破除各种利益藩篱,拆除各种政策法规束缚,只要能有助于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有助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就应铁了心全力以赴去做。

  房屋土地问题困扰香港数十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既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所要面对的巨大阻力。历届政府推出各种政策,也有各种各样的“大讨论”,虽能理清土地供应的问题,却无法将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应当说,当前香港面对的不是如何增加土地供应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落实见效的问题。

  “明日大屿”与“北部都会区”是着眼长远的规划,已经形成较大的共识,也在有序推进过程中。目前最迫切要解决的,是短中期内增加土地建屋的政策。去年政府曾表示,正检视“绿化地带”用途,指出早前陆续进行改划的210幅土地中,约三成涉及“绿化地带”,但只占香港约1.6万公顷“绿化地带”的2%。而由于不少“绿化地带”的生态价值较郊野公园低,发展潜力可进一步提升。“绿化地带”能够落实发展值得全力支持,但也不能排除所要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和时间成本,拓土建屋还可以再放宽视野。

  本港的郊野公园占地440多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四成。郊野公园当然需要保育好,但一些公园的边陲地生态价值低,不应视作为“一点都不能动”的“禁区”。事实上,相关土地邻近基建及社区设施,且为政府所拥有,不需要动迁、赔偿和安置,不论从工程、环保、时间和成本角度,都是“上佳”选择。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房屋短缺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发展视为保育的对立面。正如有议员表示,现在有近20万人住在㓥房,公屋轮候时间越来越长,只需拨出一小部分公园边陲地带进行发展,就可以解决数万基层市民的居住问题。

  本届政府上任后,展现出务实有为的新作风。新成立的“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和“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均已召开了首次会议,讨论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包括发展局将尽快制订未来十年每年可供发展土地(即“熟地”)的供应预测,并在九月向“统筹组”汇报;发展局和环境及生态局将在九月提交具体法例修订的工作方案,为如期于年底前向立法会提交条例修订草案作准备,等等。这些努力值得肯定,各界也期待政府可以推出更果断、更积极、更快见效的政策。

  上月底,行政长官李家超到深水埗探访㓥房家庭后表示,不论公屋或一般土地房屋供应,政府都期望做到提速、提效、提量;政府会探讨各项土地来源的可能性。这体现了他“以结果为目标”的作风。房屋土地问题是香港深层次问题,要有效破解绝非易事。但只要秉承“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理念,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干起来,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各界期待,即将出炉的施政报告,能为破解这些深层次问题迈出坚实一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