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发展保育可共存 绿化地带非禁区

2022-08-16 04:2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有大量的绿化地带,这是好事,但绿化地带是不是愈大愈好,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香港房屋问题愈演愈烈、上楼时间愈拖愈长的今时今日,开发绿化地带是提供土地的最有效手段,并非“不能碰”的禁区,香港必须解放思想,多管齐下,切实觅地为民解忧。正如有专家指出,保育和发展并非对立,只要将保育价值低的绿化地带改为发展用途,哪怕只是其中的百分之一,就能建造十万个单位,为数十万居民提供安身之所。

  香港陆地面积1100平方公里,其中郊野公园、绿化地带占香港全境65.6%,即三分之二。相比之下,香港住宅用地占全境7%,不足未发展地带的九分之一。香港大量土地未发展,原因有两个,一来过去香港人口不多,没必要开发那么多土地;二来香港山地多平地少,开山辟地成本高昂,大量斜坡亦加重日后维修的成本。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房屋问题愈演愈烈,数十万人居于㓥房、铁皮屋等不适切住所,即使是有楼一族,大多是蜗居。香港必须拓土,保育价值不高的绿化地带就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土地来源。

  适量开发绿化地带有多个好处。首先,不是郊野公园,不受有关条例约束,改划用途不必大费周章;其次,基本上是政府土地,政府有发展主动权;其三,多靠近交通和现有基建,这是建屋的必要条件,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其四,保育价值低,不会对香港生态造成大的影响;其五,全港绿化地带面积多达160平方公里,哪怕只是将其中百分之一拿出来发展,就可以解决大问题。从法律、时间、成本等多个角度看,开发绿化地带是最符合效益也是最快可见成果的方案,符合新一届特区政府“提速、提效、提量”的目标。

  政府近年透过两阶段检视,物色到77幅具房屋发展潜力的绿化地带用地,合共涉及约227公顷,如果建屋,料可提供超过十万个单位。最重要的是,已有绿化地带被改划用途。2019年至2021年间,总共有57公顷的相关土地被改划,用于建造住宅、政府设施或其他指定用途。举例说,正在兴建中的马鞍山居屋锦骏苑、油塘欣荣街绿置居高宏苑、大窝坪延坪道私人住宅,都是绿化地带改建而来,明年或后年就可以落成。

  既然有先例可循,就证明并非所谓“禁区”,是完全可以利用和发展的。事实上,一些人反对发展绿化地带,是因为搞不清楚绿化地带和郊野公园的分别,将两者混为一谈。当愈来愈多人明白两者不是一回事,且发展利大于弊,相信反对的声音会愈来愈小,支持的声音会愈来愈大。

  施政“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第一位的。在香港还有大量基层无瓦遮头的情况下侈谈保育,其实是空洞的、伪善的;在香港有大量土地原封未动的情况下,一味哀叹“地从何来”是矫情。有人提出向内地“借地发展”,这也是不合情理的。

  从根本上说,发展和保育并非对立,而是可以达到和谐统一。新加坡的绿化地带只有全境的8%,但这并不妨碍新加坡成为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在房屋周围栽花种树,大搞绿化,非但不会破坏环境,反而可以起到美化和保护作用,别的地方做得到,香港没有理由做不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