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留住来港人才 政府需出新招

2022-08-17 04:2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学年将至,有立法会议员接获八大校长会反映,指今年有逾四万名来自海外和内地的新生,部分新生受制于香港检疫措施,来港面临困难,建议特区政府增加“来港易”名额为其解困。香港社会都在呼吁应为北上港生提供便利,将心比心,尽力协助来港求学的内地及海外学生也是应有之义。更何况香港正在“全世界抢人才”,如今人才自己送上门来,香港更没有怠慢之理。

  本地大学近年积极推动国际化,八大循多个途径录取非本地生。在公帑资助学额方面,非本地生以不超过两成为限,实际比例约一成八;自资专上院校和自资研究院修课式课程及研究生课程,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录取非本地生。教资会统计数据显示,八大院校在2021/22学年录取约两万名内地和海外生。而在今年,八大收录非本地生超过4万人,即增加一倍,这是显著的增长。其中,内地学生接近三万人,海外学生约一万二千人。

  非本地生大量增加,除了认可本港教育质素,还有其他原因。全球疫情大流行以及各地抗疫措施的差异,令不少内地学生改变了负笈海外计划,邻近内地的日本、新加坡、香港成为热门留学地点,其中香港是最受欢迎的。此外,美国担心中国在高科技方面后来居上,近年收紧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部分理工科更将中国留学生拒之门外,迫使这些学生流向其他地方。今年上半年,美国录取的中国留学生只有约三万一千人,比起2019年的六万四千多人,跌幅超过一半,其中相当一部分流向香港。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疫情和中美关系紧张都对香港构成严重挑战,但并非全部是利空,大量学生选择来港读书就是其中一件好事。正如近年不少在美国上市的内地企业退市,转到香港上市,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样,香港吸纳更多内地及海外学生,对提升香港教育地位、充实人才库,都大有裨益。

  香港出生率一直提不上来,人口老化危机日益加剧,这些非本地学生的到来,为香港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香港锐意发展创新科技,更是求才若渴,想不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谁敢说,这些非本地的本科生、研究生之中,没有创立大疆无人机的汪滔那样的顶尖人才?

  香港的大学在国际上排名都不低,其中有四所更位于全球百大之列,这就是香港院校的吸引力所在。香港的教育是有竞争力的,前些年,教育更被列为香港六大优势产业之一,但后来有人挑起“争夺本地教育资源”的争议,特区政府不敢再提“教育产业”这四个字。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全世界都在抢人才,且不说外国,内地的各省市无不全力以赴。狭隘的本土主义对香港有害无益,香港必须珍惜人才,爱惜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今年将来港的四万多名大学生,是香港的一笔巨大财富,不能培养了又流失,如何提升对人才的支持力度,特区政府要有新招数。

  香港教育大有可为,有机会发展成为区域教育枢纽,这符合香港利益,也符合“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定位——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为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特区政府应该重视非本地学生入境面对的困难,凡是有助解决困难的事都应该全力去做,这是争取人心、留住人才的第一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