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抗疫稳扎稳打 复常仍需努力

2022-09-26 04:23: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上周末调整入境检疫政策,“0+3”安排于今日正式实施,此举被视为推动香港社会经济逐步复常的重要一步,得到各界的普遍支持,但“放宽”限制不等于“放弃”抗疫,其实对防控疫情举措的要求更高也更细致。有关部门未来要严密监察“自我隔离”的成效,确保“红黄码”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更要确保医疗系统有足够的负荷能力,以免因短期疫情反弹而对长者或高风险人士造成严重影响。

  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积极应对疫情挑战,不断优化调整抗疫举措。从“7+3”到“3+4”,日前进一步放宽到“0+3”,这一系列的调整,是建立在科学抗疫基础上。事实上,自8月12日起实施“3+4”检疫安排后,虽然相关抵港旅客数目上升了20%,但每日平均实际输入个案数字不升反跌,输入个案占相关旅客比例由4.7%下降至3.3%;另一方面,香港接种两针疫苗的人数亦增至九成以上。这些因素是香港调整隔离政策的底气所在。

  但落实“0+3”政策,并不代表香港“抗疫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的抗疫阶段开始,特区政府身上的责任一点也没有减轻,未来尤其要做好两大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保“自我隔离”有效落实。“0+3”政策的关键在于“3”,也就是3天的自我隔离期。但过去经验告诉我们,问题往往出在这一环节,香港第五波疫情爆发,也是由于违反自我隔离规定所致。虽然香港“红黄码”制度已经推出多时,理论上入境人士持“黄码”无法到餐厅聚餐,但难以做到百分百执行。除了一些“软对抗”的因素外,也与追踪机制及监察力度有关。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巡查和执法,绝不能令人误解以为政府会“只眼开、只眼闭”,需严惩违规者,否则疫情难免会出现大反弹,政府管治威信也会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还需研究进一步完善“黄码”的追踪机制,避免出现失控情况。

  第二,确保医疗系统有足够应对能力。新入境检疫政策之下,预计来港人数会大幅增加,而港人外游的人数也会大幅增加,这就意味着疫情输入风险的大幅提升。对此,有关部门需做好短期内确诊个案大增的应对预案,尤其是确保长者及高风险人士的安全,避免重现第五波疫情初期的严重问题。这方面除了各医院联网的分流准备外,也应积极考虑完善“定点救治医院”举措,以作长期打算。此外,基层医疗系统包括社区诊所及中医诊所等,仍未形成抗疫合力,未来需积极统筹整合。

  抗疫两年多来,香港市民积极配合政府政策,这是此次能顺利推出新检疫举措的重要原因。但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抗疫结束”的言论,认为香港无需再重视抗疫,“0+3”要立即改为“0+0”,甚至连“红黄码”以及强制佩戴口罩政策都要取消。这些说法显然不符合整体抗疫形势。

  我们希望香港社会经济逐步复常,希望早日与国际连通,但这一切都是建基在有效防控疫情之上。别忘了,香港目前每日仍有数千宗确诊个案,接种三针疫苗的人口才刚过77%,“一老一幼”接种率仍然偏低,更别说香港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和内地通关。这些因素都在说明,香港防控疫情的这根“弦”还不能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