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抗疫举措,不代表放弃抗疫。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表示,“0+3”新措施刚落实,社会反应正面,政府需要继续观察疫情是否会反弹,在确保能管控疫情、确保本港医疗体系能够应付的前提下,逐步放宽。他严辞批评部分人士违反抗疫令,有可能打断香港复常之路。特区政府推动社会复常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和港人福祉。
本周一开始,香港落实入境检疫“0+3”安排,这是特区政府因应疫情新形势,在抗疫措施方面的一次大幅度调整。就首两日的情况来看,入境人数未见显著增加,出境人次则录得明显升幅。原因不难理解,市民困守疫城近三年,迫切希望出游散散心,所以政府甫宣布放宽入境检疫,不少市民迫不及待整理行装,热门地点的机票查询可用“炽热”来形容。另一方面,海外人士对本港的检疫新举措需要消化、预热,随着时间推移,入境人数会持续上升,市场会活跃起来,渐次惠及各行各业。
香港没有立即推行“0+0”,当然是出于慎重考虑。由本港及外地经验来看,放宽检疫后,确诊个案会上升,所以政府必须小心评估,重点在疫情反弹能否管控,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如何,只有在两个“确保”之下,才有空间推动进一步放宽。事实上,香港每日仍有数千人确诊,多人死亡,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更不能自毁抗疫防线。再说,冬季快到,而冬季通常是病毒活跃期,虽然新冠病毒总体上呈逐渐弱化之势,但会不会突然变异出一个杀伤力更强的变种,谁也说不准,观察一段时间再走下一步是负责任的做法。
部分市民违反政府抗疫令,带来另一个不确定性。举例说,落实“红黄码”措施以来,有超过40位“红码”人士离开隔离处所。故意播毒属于违法行为,违规者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以儆效尤。还有,政府每次强检,都有人刻意回避,统计显示,近一成的人没有按规定进行强制检疫,成为香港抗疫的一大漏洞。更令人愤怒的是,一再有医生涉嫌开具“假免针纸”被捕,成为业界之耻,这不仅有谋财害命之嫌,更被指是暗中配合黑暴残余势力搞“软对抗”,必须严惩不贷。
正如李家超所指出,大家积极配合政府抗疫,那么抗疫之路就会越走越顺利,否则只会令抗疫事倍功半,甚至要走回头路,大家都受害。抗疫是全港市民的共同责任,人人都要为抗疫出一分力,香港绝大多数市民在抗疫中都表现出高素质,这是香港能够不断推动复常的底气所在。只要大家继续努力,不懈怠、不“躺平”,相信政府会不断优化调整防控疫情措施。而在目前情况下,抗疫稳扎稳打,开放步步为营,是最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做法。
新一届政府上任约三个月,抗疫政策一直朝着放宽的方向推进,例如检疫安排不断优化,“航班熔断”被取消,上机前核酸检测由快测取代等等。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为鼓励打针而扩大疫苗通行证覆盖范围,本周五开始纳入5岁以上儿童,“安心出行”程式亦作出相应便民安排。特区政府抗疫看似“摸着石头过河”,实则稳健中有进取,谨慎中见担当,尽量做到抗疫与发展经济“两不误”,走出一条香港特色的抗疫之路,符合“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作风,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