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想干事”有目共睹 “干成事”更见真章

2022-10-21 04:23: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为未来五年施政擘画蓝图,“想干事”毋庸置疑,接下来,就看管治团队是否“能干事”和“干成事”,将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让市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李家超昨日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以“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共勉,强调特区政府将自强不息,坐言起行,敢打敢拼。这让市民对新一届政府兑现诺言、落实好施政纲领,有了更大的信心。

  施政报告与市民息息相关,市民关心施政报告并提出一些质疑,不仅不足为奇,更是特区政府进一步吸纳民意、补遗堵漏、改善施政的良机。施政报告发表后,成为坊间热门话题。立法会议员亦围绕施政报告提出许多质询,涉及建屋目标如何落实、医疗安老能否尽快改善、抗疫通关进度、抢人才力度是否足够等等,李家超一一作出解答,起到了释疑解惑、凝聚共识的作用。

  房屋问题是香港的老大难问题,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今次施政报告重点落墨,在拓土建屋方面有不少突破性措施,包括精减程序,将“生地”变“熟地”的时间减少三分之一至一半,未来五年兴建30000个“简约公屋”、传统公屋158000个,比原计划增加五成,公屋轮候期可望由现时六年减至四年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目标。诚然,“简约公屋”的配套不如传统公屋,但相比㓥房,居住环境好得多,租金低得多,有助改善基层市民的生活,况且这只是过渡性房屋,并不影响其申请公屋的权利。说到底,房屋是要建出来的,不可能立即变出来,建造需要时间,特区政府竭尽所能去做,公众应给予足够理解和支持。

  “抢人才”、“抢企业”,是香港提升发展动能的关键,特区政府推出不少破格的措施,包括“退还合资格人才额外印花税”。面对有关政策过于严格的质疑,李家超解释,有关政策既要做到吸引人才,亦要防止出现炒卖的情况,住满七年后退税找到了政策的平衡点,“愿意成为一家人,才能享有一家人的待遇”,这样的说法顺理成章。其实对人才来说,不仅关心税收、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更看重是否能发挥所长。施政报告推出一揽子相关措施,旨在完善创科生态圈,这对海外人才和科企的吸引力很大。

  施政报告内容广泛,为了达到政策目标,特区政府推出110项关键绩效指标,涉及公务员制度、智慧政府、经济、医疗等20多个范畴,并标明具体负责的政策局和部门,务求落实到位。李家超更指出,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绩效指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四点希望”,第一点就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特区政府设立绩效指标,有助监察项目的完成进度和效果,这是施政问责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政府提升管治能力的坚定决心。长远而言,这将有助于强化公务员队伍,强化施政能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曾强调,管治者“不仅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任何事业都是干出来、拼出来、奋斗出来的。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新一届特区政府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加治理效能。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善拚敢赢,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