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真正做到“可加可减”才能回应民意

2023-03-22 04:23: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行政会议昨日通过港铁票价“可加可减”机制检讨方案,引入利润挂鈎机制,同时加重了对港铁事故的罚则,今年六月生效。特区政府修订“可加可减”机制,有助降低票价涨幅,减轻市民负担,这再次体现了新一届管治班子积极作为的态度,受到各界肯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处理巴士公司加价问题上,特区政府亦会考虑到市民的负担能力,认真把好关。

  港铁根据“可加可减”机制调整票价,十多年来只有一次减价,其他年份不是加价就是冻结,与经济大环境脱节,与市民的期望脱节。究其原因,是“可加可减”机制的方程式不够合理,脱离现实。去年九月,特区政府就检讨有关机制推出公众咨询,收集到的民意非常清晰,就是在港铁几乎年年赚大钱的情况下,一再“奉旨”加价不合理,有关机制必须调整。

  经过调整的可加可减机制采纳了民意,修订了方程式中扣减“生产力因素”的计算方式,改为按港铁上一年度除税后的香港物业发展利润计算,概括而言,就是港铁在物业发展上的利润越高,票价的增幅越低,甚至可以减价。港铁多年来“只加不减”或“多加少减”的弊端有望因此而改变。事实上,对港铁来说,最赚钱的业务不是售票,而是物业发展。以去年为例,票务方面录得约47亿元亏损,但卖楼等物业收入高达104亿元。而港铁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共交通机构,并不只是因为营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优秀,同时是受惠于特殊政策,享有物业发展权,特区政府更是港铁大股东。港铁票务与利润挂鈎,可谓天经地义。更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港铁仅仅拿出地产发展利润这一块与民分享并不够,应该将所有的利润与票价挂鈎。

  另一方面,港铁近年事故频频引起不少批评,要求加大罚则的呼声上涨。根据新罚款机制,港铁延误3小时的事故罚款将增至800万元,若事故逾4小时,每小时罚400万元。而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发生的事故,罚款增加1.2倍。每宗事件的最高罚款额则由2500万元,上调至4000万元。增加罚款额的目的,旨在提醒港铁及有关部门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管理。更有意见指出,光是增加罚款额,对港铁来说其实“不痛不痒”,若将港铁事故的罚款与管理层的收入挂鈎,起到的作用可能会更大。

  也许经过调整的港铁票价机制未能完全令人满意,但特区政府回应民意、票价机制与时俱进,则是不争的事实,市民也可及时享受其成果。根据新的票价机制,初步算出本年度港铁票价仍有2.5%的增长,但幅度比预期的小,有助减轻市民负担。最重要的是,当港铁优化票价机制,对其他公共事业尤其巴士公司的涨价风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也是目前的一个社会焦点。

  特区政府早前公布五大巴士公司的加价申请,加价8.5%已是最低,最多的加价五成甚至六成以上,被指远远超出市民的负担能力,亦对刚开始复苏的经济构成压力,批评巴士公司“狮子开大口”,漫天要价。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表示,政府会审慎处理不同交通工具的加价问题,考虑市民的承受力、社会状况和整体观感,政府一定会把关。政府昨日公布调整“可加可减”机制,证明特区政府说到做到,这也为审核巴士公司加价,提供了有用参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