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重塑区议会才能完善地区治理

2023-05-05 04:23: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公布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重塑区议会是重要一环,包括区议员产生渠道多元化、“三会”提名机制、设立履职监察机制等,目的不是要将什么人拒之门外,搞所谓的“清一色”,而是为了吸纳更多有专业背景、有志服务社区、有能力的人士进入区议会。也唯其如此,才能落实“爱国者治港”,提升地区治理效能,切实有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根据有关建议,未来的区议员循四种途径产生,分别是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地方选区选举、委任和当然议席,前两个界别的候选人需获得该地方行政区分区委员会、扑灭罪行委员会及防火委员会这“三会”各3名委员的提名。之所以有此设计,是因为区议会乃“非政权性区域组织”,区议员聚焦地区服务,而“三会”长期扎根地区,非常熟悉区情及掌握民情,由他们提名并选出部分区议员,认受性会较高。再者,正因为“三会”的基层服务性质,容易找到有志服务社区的人士,双方理念契合,更有利区议会发挥作用。

  事实上,“三会”的政党背景并不浓厚,对有意参选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政党背景,而在于贡献和能力。“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多元化社会,区议会的组成必须多元化,必然是五光十色,只要是爱国爱港,只要是有心服务社区,大家志同道合,什么背景都欢迎。一些人担心今后的区议会选举刻意排除某些人士,如果不是出于对新制度的误解,就是刻意抹黑。

  有关建议方案将全港分为44个地方选区,每区选两席,共有88个地方选举议席。相比过去区议会有400多个选区,改革后的选区范围更大,这是充分吸取了过去的教训。过去选区碎片化,区议员“人人只扫门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忽略了整个地区的利益和发展需要,弊端非常明显。譬如在规划建设各种设施时,一些区议员出于狭窄选区利益,“你推我让”,计划阻力重重。扩大选区后,区议员有了大局观,以更宏观的城市规划角度处理地区事务,有关问题可望迎刃而解。

  说到底,区议会作为地区管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解决地区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而不是以政治立场为先。特区政府的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提出成立政务司司长和副政务司司长分别领导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和地区治理专组,负责区议会、“三会”、关爱队以及跨部门的统筹和协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解决一些地区老、大、难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和地区发展问题带来了契机。

  举例说,早前的扫除卫生黑点行动,就是由副政务司司长牵头,多个部门配合,效果立竿见影,市民齐声赞好,而这样的机制将来会恒常化。再比如地区发展问题,过去因各部门缺乏协调而拖拖拉拉,今后有了高层统筹,效率将大为提升。

  可见重塑的区议会回归到基本法初衷,符合其原有性质和定位,首先是扮演好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政府准确把握地区的脉搏,施策有方;其次是由于区议员背景、专业多样化,各行各业都可以参与区议会工作,解决地区民生问题自然事半功倍,可以协助政府化解矛盾,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初,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长治久安,大有裨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