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补选圆满成功 再显制度优势

2025-09-08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昨日,2025年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成功举行。尽管受到台风恶劣天气的影响,但整个投票过程安全、顺畅、有序,最终录得超过97%的投票率,创下历次选举之最。如此高的投票率,以及整场补选期间体现出来的公平、务实、理性的竞争格局,无不彰显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之后香港社会的新面貌、新气象,更说明新选举制度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实际、符合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必须加倍珍惜,长期坚持。

  此次选举虽然是补选,但其意义不亚于正式选举。观察整个选举过程,从报名、竞选、投票到点票,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可以看到三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超高投票率,彰显民主真谛。回顾过去几次重要选举,例如2021年选委会选举投票率为89.77%,2022年立法会补选为90.7%,都远高于2019年之前的所有选举。而此次补选高达97.33%,不仅是新选举制度落实后之最,亦创下回归以来历次重要选举的最高纪录。这样的数字,反映的不仅仅是选民的积极参与程度,更是选民对新选举制度的高度认同。如果一项制度不受欢迎、不被认可,如果本届选委会过去4年的工作不获接受、不获支持,是不可能有如此结果。更何况昨日是在恶劣天气之下举行,许多人是专程搭飞机回来投票,制度民主不民主,选民的行动就是最好的答案。

  第二,公平竞争性,体现优质民主。此次补选涉及28个界别选委空缺,当中6个界别需要补选,包括商界(三)、建测规园界、科技创新界、劳工界、港九分区会代表及新界分区会代表。候选人按政党划分,工联会有3人、民建联和劳联各有2人、新民党和自由党各1人,另共8人属现任区议员。选举绝非有些人所称的没有竞争,恰恰相反,相较于2019年前的劣质民主相比,选举在理性、务实且激烈的情况下进行。候选人高素质、具广泛代表性,而地区分会候选人更具有深厚的地区工作经验,能更有效反映社情民意。

  第三,社会认可度,反映制度信心。过去几年的实践说明,新选举制度使选举回归选贤与能、为民做事的初心,减少了泛政治化的无谓纷争和社会内耗,有利于培育良性竞争、理性建设的选举文化,增进社会和谐。虽然此次补选属于界别分组选举,不同于立法会或区议会选举的全民参与,但在各自界别的选民参与程度依然十分高。通过选举政纲、拉票等活动,社会各界对选委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新选举制度推动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强的认同。

  超高的投票率、公平的选举竞争、高度的社会参与,事实一再说明,新选举制度是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好制度,是促进香港民主健康发展的好制度,是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机结合的好制度,是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好制度,得到香港各界的强烈支持。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发表声明表示,“感谢投票的选民,齐心合力选出共建香港美好家园的爱国者”。随着补选的结束,各界希望全体选委本着对国家、对香港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行使民主权利,不辜负广大香港市民的殷切期望。社会各界相信,随着新选举制度全面付诸实施,香港特区的民主必将稳健向前发展,政府治理效能必将不断提高,香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不断变为现实。坚定制度自信,坚定对香港更美好未来的信心,齐心协力,香港必将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