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司改有力度 法治有温度

2018-03-10 14:28:00 作者:郑曼玲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两高”报告在历年两会中都备受关注。从今年会场中不时响起的高分贝掌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几年来司法改革的有序推进、公平正义的有力维护,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成效深入人心。而这犹如一面镜子,照见的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几年来,一场气势如虹,广度、深度和力度都前所未有的司法体制改革在中国全面铺开。从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到员额制改革顺利完成,从健全完善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机制到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的推出……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展示出蹄疾步稳、破浪前行的动人景象。

事实上,司改从来不是一马平川,尤其是被视为需要“动真碰硬”的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上,面对的是身份与利益的重新调整,需要改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动一些人的奶酪。改革者必须在其间披荆斩棘,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努力破除行政化“藩篱”,才能啃下这块“最硬的骨头”,构建起权责统一的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

从目前来看,中央确定的司法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经已确立,符合司法规律的体制机制逐渐形成,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而与司改力度不断加大相得益彰的,是法治温度的日益提升。

从“两高”报告中可以发现,每一个宏大叙事的总结背后,几乎都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当中有的是个体案件,有的涉及群体的利益,但不管大小,每个案件都体现了对民权的维护和尊重。尤其是对于纠正冤假错案,“两高”报告都专闢段落进行总结阐述,从中不难读出司法机关对公民正当权益的维护,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伸张,不难感受到法治在锻造刚性之馀,投射出来的民生热度。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五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出现在两高报告中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是一句空话。

期待未来之中国,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得到深入实施,让权力更进一步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好的保障,而这正是中国民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