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稳字当头 精耕细作因应形势

2018-08-02 03:17:32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7月31日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时,将“稳”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当前中国面临的形势异常複杂,短期的风险集聚和长期的矛盾积累交叉,内部的经济下行压力与外部的贸易摩擦衝击叠加。中国经济站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路口,对於宏调提出更高的要求和考验。
 
有西方经济学家形容,中国经济犹如童话裏的“金凤花姑娘”(Goldilocks),需要喝不冷不热的粥,坐不软不硬的椅子,总之都是“刚刚好”的东西。但中国经济又常陷入“收放不自如”的困境,一放就过热,一禁就遇冷。这就要求宏观调控把握好节奏,保持好粥的温度,冷热适中,位於合理的区间。
 
目前,各界具有较为普遍共识的是,不能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不过,面对下行趋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因应形势,适度灵活地精準施策。几年来,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以猛藥去疴的态度推进去槓杆。这是化解防範风险、提升发展质量的必要举措。然而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应避免贪功求进,慎防堕入“休克疗法”,阻遏经济活力和创新动力。央行日前释放了一定的流动性,政治局会议今次也指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经济增长需要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其稳定向好,也离不开基本面、政策、信心这三大可以相互传染影响的要素支撑。从基本面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维稳”任务艰巨。而公众极易被货币波动、资产缩水、就业不足等因素引发不稳定预期,影响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执行方面尤其要注意精耕细作,把握好温度和力度,合理引导预期。
 
今次政治局会议多处强调,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即是把脉经济形势之後的务实针对之举,对於引领下半年经济稳中求进求变,具有积极作用。政治局提出的“六稳”之中,将“稳预期”与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等并列突出,亦是注意到这一问题。不仅要稳定国内民众预期,更要稳定国际社会的预期。借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进一步向外贸、外资释放红利,将是下半年中国经济一大看点。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