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易纲的两个“中性”

2019-03-11 03:18:32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10日记者会上回答了一个“中性”问题。与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於货币政策的表述“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鬆紧适度”相比,今年删除了“保持中性”四个字。易纲对此的解释是,没有提“中性”,更简洁,但实际上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没有变。

  将“保持中性”从货币政策中剔除,其实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了。所谓“保持中性”,虽然名曰“中性”,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易倾向於过度放大货币的负面作用,而令政策趋紧。譬如为了防风险而去槓杆,但在“中性”思维下的一刀切,弱化了对实体经济的输血和对企业的金融支持,进而影响了经济基本面,反而不利於防风险。

  当前稳增长任务艰巨,捨弃“保持中性”,体现了经济下行压力下的逆周期调节思维,适度扩展了宏调政策的迴旋空间,让流动性更为合理充裕。

  不过,这不意味着要放弃防风险,而是要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动态优化调整,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

  易纲去年还有另外一个“中性”引发关注。他在去年10月份提出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大力促进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包括金融业对外开放。这被认为是中国高级官员首次表态将“竞争中性”引入经济政策。

  这一原则对於金融行业尤其重要。长期以来,国企、民企在获得金融资源方面严重不平等,存在歧视性对待。民企贡献了“五六七八九”(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佔据经济“过半壁江山”,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若“竞争中性”等得到切实落地,金融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对於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激活经济潜能、改善产业结构,将发挥巨大助推作用。同时,还将有效扩大开放,对冲贸易摩擦。内外资平等,也是“竞争中性”的体现。易纲10日重申,将按照去年4月宣布的时间表,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业开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