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北京观察/“十四五”重在“扬长补短”\马浩亮

2020-09-29 04:24: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与以往的五年规劃相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要审议的文件全称是《中共中央关於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劃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实际上是既相互联繫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方面:十四五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按照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三阶段”战略部署,第一阶段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今年,第一阶段将决胜收官。十四五是第二阶段也是未来30年的起跑期,至关重要。

  尤其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升,美国遏华战略从经贸、科技向安全、军事等领域扩散,新冠疫情又加剧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衝击破坏。全球进入了新一轮洗牌调整期。这与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叠加,各类风险挑战异常複杂。

  中国能否更上层楼,弯道超车,抢佔战略博弈制高点,突围大国霸凌遏制,十四五将是重要的趋势观察窗口。因此,无论是从当前形势还是长远发展看,十四五将跨越的历史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形容为关乎中华国运亦不为过。

  为制定好十四五规劃,中央开门纳谏,规模範围是前所未有的。从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号看,十四五发展方针可归结为“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忧患意识。

  一方面,中国具有完备的工业製造体系、广阔的市场空间、城镇化的巨大需求和高效的宏调动员能力,这是打造“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互促”新格局的根基优势。十四五期间,新基建、高端製造业、消费升级、提高城镇化水平,都将是重点。

  另一方面,须充分正视短板与弱项的严峻形势。尤其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链供应链脆弱,受制於人。在十四五的几场座谈会上,高层多次强调要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藥、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尽早取得突破。这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破除产学研体系中弄虚作假、浮夸冒进、官僚本位等沉疴,真正树立科学规律主导的新机制。

  所以,十四五需要“扬长”,但不能“避短”,而是要“补短”。不骄不馁,走好起步阶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