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美俄关係改善:说不易行更难

2018-06-30 08:10:56大公网 作者:施君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关於美俄峰会的话题,早在特朗普竞选时就曾提过。如今即将变成现实,双方敲定将於七月十六日在赫尔辛基举行“双普会”。这是两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比预期晚了很多,说起来的确来之不易。而峰会能否令双方冰释前嫌,步入“全面改善关系”的新轨道,做起来将更难。

在国际关系实践中,一次大的外交政策调整,总会基於某些更大利益的驱动。就当前美俄关系而言,似乎看不到这一点。

在国际合作上,尽管美在许多问题上需要俄相向而行,但并未有想像中那样紧迫。叙利亚形势渐趋稳定,ISIS势力已被铲除,对美安全威胁已大幅降低。乌克兰大局已定,俄已全面掌握局势走向,美已难有新作为。伊核问题胶着,但就俄立场而言,似很难附和华府做法,给美帮不上什麽忙。军控问题,两国於二○一○年签署、二○一一年生效的核裁军条约已满七年,双方也已互换了战略核武库数据,但特朗普对此兴趣索然,并未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至於说“联俄遏华”,则更不可思议。中俄走近固然有平衡美霸权的因素,但绝不是主导。中俄关系奠定基於对国际关系准则的共同认知,建立在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及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之上,其牢固性和稳定性毋庸置疑,丝毫不逊於美与盟友的关系。中俄的共同利益远大於美俄,美要想在中俄间“钉楔子”,作投机,恐怕是找错了对象。

美俄改善关系动力明显不足,可持续性令人质疑。但合作总归好於对抗,特别是两个重量极大国间关系走向缓和,对谁都是一大幸事。从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内战,到美国内“通俄门”调查,美对俄制裁不断加码,但俄并未妥协,美也未捞到任何好处。同时,俄饱受美等西方国家制裁困扰,经济形势恶化,在国际舞台上举步维艰。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愿望和需求,终令“双普”个人的惺惺相惜走向政策调整,美对俄由隔绝、封锁转向“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抵制”。

但一次“双普会”,不可能解决美俄间结构性矛盾。美俄间战略目标相左,在重大国际问题立场上存在尖锐对立,两国合作很难迈出大的实质步伐。“双普”作为堂堂两大国元首,却无法互访,不得不选择在第三国见面,足以说明美俄关系的复杂性。

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特朗普国情咨文,均明确将俄列为“战略对手”。美俄关系要想实现正常化,至少要过“三道坎”:其一,特朗普如何改变美国内对俄的固有偏见;其二,如何有效给“通俄门”调查降温,破解影响两国关系的死结;其三,双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找到合作的共同语言。

责任编辑:张寻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