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从领馆遇袭看中国海外利益保护

2018-11-24 03:16:45大公报 作者:施君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昨天遭遇恐怖袭击,造成包括两名警察在内的四人死亡,三名恐嫌被当场击毙。事后,巴基斯坦臭名昭着的分裂组织“俾路支解放军”宣称对事件负责。

从武装分子携带爆炸物强冲领馆来看,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近年来,巴基斯坦虽恐袭频发,中国人也屡受到波及,但直接针对中国外交机构的袭击尚不多见。袭击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中国海外利益保护任重道远,亟待大力加强。

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在境外的自然延伸,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海外利益内涵及外延持续拓展,面临的风险与威胁不断增加。除投资风险、贸易摩擦、运输安全等威胁外,中国企业及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且越来越高。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苏丹、南非、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地区,针对中国人的恐袭、绑架及刑事犯罪事件时有发生。

实际上,中国政府对海外利益保护十分重视,保护范围已从传统安全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国家层面已由外交部牵头,建立起协调、预警、应急、服务、磋商等跨部门联动机制,海外利益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包括撤侨等在内的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

但总体看,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尚处於起步阶段,与经济飞速发展及对外合作扩大的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距离,与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为例,这里有中巴战略合作项目瓜达尔港,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中企及工程人员不断受到分裂势力和恐怖组织的滋扰,生命财产安全屡受重大威胁,这里成为中国海外风险最高的地区。袭击中企,并非中国给当地带来了威胁,而是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矛盾,一些地方势力企图通过袭击中国工程、破坏中巴关系,实现打击巴中央政府的目的。中国成为巴国内斗的“人质”,迄今为止,中巴双方都拿不出有效应对的办法。

此次卡拉奇领馆遇袭事件,也暴露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短板”。长期以来,中国驻外使领馆的保护主要依赖於驻在国军警机关,把自身安全完全交与他人之手,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而美等西方大国,则不仅依赖驻在国的安保,还专门派出海军陆战队,保护使领馆安全。有专家建议,中方也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安保队伍,专门从事海外利益及使领馆保护,使其成为中国的“第四武装”。应当说,此建议有其现实意义,值得认真考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