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大动荡‧大变局》

2019-04-01 03:17:14大公报 作者:施君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怀着一颗极为忐忑的心,我从近四年撰写的评论中选出五百篇,以《大动荡‧大变局》为名结集出版,即将与读者见面。二○一五年,曾出版过一本国际评论集《纵横谈》,当中汇集了此前撰写的五百篇文章。两书加起来,共有一千篇作品,权当给自己在本报的经历作个小结。

书名看起来有点惊悚,却是近年国际局势的真实写照。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正处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国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正经历着冷战结束后最剧烈变化,世界格局加速调整,正步入二战以来最深刻的重组。中国和世界一起站在大变革的历史交汇点。本书记录了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分析了其背后原因及影响。书中的新闻话题虽已成为过去,但文章的观点和方法并不过时,对读者分析研究国际问题、準确把握事件本质和走向仍有参考意义。

有励志格言说,人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但现实中,也不尽然。命运常常并不随人愿,总有许多事是出乎意料的。想当年,我搞了十年法律,一门心思要留在大学,当个法学教授,却没想到一头闯进了新闻界。更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会来最南端的香港工作,而且一来就是十一年。

作为职业新闻人,我算是幸运的。二○○八年来到港不久,即爆发了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啸。这场危机改变了世界,国际力量板块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治理机制面临重大挑战。这些变化不仅为国际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素材,也给国际评论创造了无穷话题。积少成多,这些年下来,竟收穫了一千五百三十多篇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在本栏目刊出。

主持一个专栏很辛苦,既无“名”,亦无“利”。我的主要职责不是评论,写稿充其量只算是兼职,实难做到心无旁骛。为了完成这份编外评论员的工作,自己也作出了许多牺牲,一些聚会、交往只能忍痛捨弃,还把晚饭都吃成了凌晨下夜班后的夜宵。

写文章对我来说并不难,但每天写下来确实需要点毅力。有人劝我放弃,也有人鼓励我坚持,为了一份责任和使命,也为了那块延续了快七十年的“金字招牌”。说实话,我也想过搁笔,但一想到这个广受称道的传统栏目断在自己手裏,总有些於心不忍。最后,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我亦无他,唯兴趣使然,责任使然。

稿子基本上是晚上编前会结束后的两个小时内写成的。这一时段,版面已定,员工出去吃饭,若无重大突发事件,工作也一般不再会有大调整。在此时,理一理心境,便可真正进入自己的时间。泡上一壶茶,看着开水淋在茶壶上,白色蒸汽袅袅升腾,水被壶慢慢吸收,心中悠然生出难得的宁静,好不惬意。也就在此时,任性放飞思绪,“抚四海於一瞬”,“挫万物於笔端”,兴奋时,间或会湧出一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感……

常常会想起鲁迅先生《自嘲》中的那句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其中自有其坚韧不屈的战鬥精神,但也不乏飞遁鸣高的孤傲品格。对文人来说,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心境。

感恩香港这十一年,虽有过孤独和辛苦,但更多的是收穫后的喜悦。这些年,留下太多珍贵的记忆。也因为有了这些年,我的人生又多了一份别样的色彩。

点击排行